一叶懂云天 作品

第6章 食源之核——叶云吞的能量食谱(第2页)

“成分分析:碳水化合物62%,蛋白质28%,微量元素10%,不含任何有害添加剂。”林月瞳的检测仪很快给出结果,“能量密度极高,每克相当于7000大卡——这一小块,足够支撑一个成年人一周的基础代谢需求。”

叶云天接过食物,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。他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,咀嚼的瞬间,一股熟悉的、混合着阳光和土壤气息的味道在舌尖弥漫开来——那是地球小麦特有的、经过发酵和烘焙后的醇厚口感,甚至能尝到一丝若有若无的、类似家乡麦田里的泥土芬芳。

“味道……和北纬37度产区的冬小麦几乎一致。”他有些惊讶。云天集团的跨星际农业研究项目曾分析过数百种外星可食用植物,从未有任何一种能与地球谷物的风味如此接近,“食品宇宙的味觉体系,竟然与地球有重叠?”

林月瞳没有回答,她的注意力被舱壁内侧的“纹路”吸引了。那些看似随机的土黄色线条,在能量激发器的照射下,显露出隐藏的图案——那不是装饰,而是一组极其复杂的公式。线条的交汇点闪烁着微光,像是用宇宙射线编码的数据流,记录着从暗能量、恒星辐射、甚至真空零点能转化为生物营养能的完整过程。

“这是……食谱。”林月瞳的声音带着震撼,“一份用宇宙通用语言写就的能量转化食谱。你看这个公式,它解决了能量形态转化时的‘营养损耗率’问题——地球最先进的能量食物转化率只有31%,而这个公式显示的转化率是99.7%。”

叶云天凑近观察,那些公式的逻辑链条清晰得惊人:如何筛选无害能量源,如何分解能量粒子,如何重组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结构……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得像是经过了亿万次实验的优化。他忽然明白,叶云吞的“转化”并非简单的魔法,而是建立在对宇宙能量本质和生命需求深刻理解上的“烹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