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章 沉眠舱之谜
“叶老师……林老师……”小陈的声音裹着电流的杂音,颤得像被风扯动的电线,“山腹里那个……那个被铅锌矿层包裹的结构体,我们凿开最后一层矿脉了。不是岩石,不是化石,是个金属舱!八面体的,通体漆黑,表层像有流动的云纹……”
叶云天踩下刹车,越野车在营地边缘扬起一阵尘土。他看向林月瞳,这位以冷静着称的生物物理学家,此刻正飞快滑动着平板屏幕,三维建模软件正在解析无人机传回的初步扫描数据。“金属舱直径约九米,悬浮状态,与山壁无物理接触。”她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,指尖点在屏幕中央的一个发光体上,“内部结构异常规整,有七个……疑似生命维持单元的腔体。”
“腔体里有东西。”小陈的声音突然拔高,带着某种突破理性边界的恐惧,“是……是人形。他们在动,胸口在起伏,有呼吸!但叶老师,您看屏幕——他们的脸,和您镜子里的样子,几乎一模一样!七个,全都是!”
林月瞳的平板突然发出嗡的一声,三维模型加载完成。八面体金属舱悬浮在虚拟的山腹空间里,棱角切割着光线,表层的哑光合金并非地球上已知的任何金属,在扫描射线中呈现出奇异的蓝紫色荧光。七个透明舱体以环形阵列嵌在八面体的内壁,淡蓝色的营养液包裹着里面的身影,长发或短发在液体中随呼吸轻轻起伏,侧脸的轮廓在数据流的勾勒下,清晰得令人心悸——那分明是叶云天的轮廓,只是眉宇间的气质各有微妙差异。
“放大舱体标识。”叶云天的声音很稳,但喉结动了一下。
林月瞳指尖缩放,每个透明舱盖的金属边缘都浮现出蚀刻的文字与符号。一号舱:“叶云添”,其后跟着一串类似星图坐标的符号。二号舱:“叶云甜”,旁边是流动的水纹图案。直到七号舱,名字依次排列,而在环形阵列的最底端,第八个位置是空的,只有一个嵌入基座的金属铭牌,在扫描光线下反射出冷硬的光泽,上面的字迹清晰无误:
叶云天。
越野车重新启动时,轮胎碾过冻土的声音像是某种倒计时。林月瞳调出舱体材质分析报告,元素周期表上的符号被大片红色问号取代。“舱体表层检测到微量反物质衰变痕迹,悬浮力场来源不明,能量特征与已知的核能、暗能量均不匹配。”她快速翻动数据页,“七个生命体征稳定,脑电波呈深眠状态,但频率超出人类正常范围,更接近……跨星际航行的休眠模式。”
叶云天的目光落在虚拟模型中那个空舱的位置。基座上的铭牌并非空白,除了名字,还有一行极其微小的螺旋状刻痕,像蜷缩的dnA链,又像某种未展开的星图。“他们不是地球人。”他突然开口,方向盘在手中微微转动,越野车拐过一道山弯,前方的考古营地已经能看到晃动的探照灯光,“这不是考古发现,是某种……跨维度的停泊。”
林月瞳将耳机塞进耳朵,营地的实时音频传了过来——除了设备的嗡鸣,还有一种极低频的共振,像是金属舱体自身发出的呼吸声。“八面体的每个面都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场。”她盯着频谱图,“一号舱的能量特征与极端风暴吻合,二号舱则呈现液态行星的波动频率……他们来自不同的宇宙,带着各自的‘法则’,被封存在这里。”
越野车冲过营地的警戒线时,叶云天看到了山腹入口的巨大豁口。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黑暗,照亮了悬在半空中的八面体金属舱,它像一颗被遗忘在时间褶皱里的骰子,七个面封存着不同的命运,而最后一个面,空着,等待着某个名字的主人。
“带足生命维持设备,准备深度扫描。”叶云天推开车门,山风带着冻土的寒气灌进衣领,“通知安保部封锁半径十公里区域,对外宣称发现高危地质结构。”他抬头望向那道悬在黑暗中的金属轮廓,掌心突然感到一阵熟悉的震颤——那是他从小佩戴的祖父玉佩传来的共鸣,玉佩此刻正贴在他的胸口,微微发烫。
林月瞳跟在他身后,手里的平板显示着最新数据:“金属舱的能量场在增强,像是感应到了什么。叶云天,你看这个——”她调出空舱基座的特写,那串螺旋刻痕正在缓慢旋转,“这不是文字,是坐标。或者说,是某种‘定位信标’。”
叶云天的目光穿过人群,落在八面体舱体上。七个沉眠者在淡蓝色的营养液中闭着眼,仿佛在做一场跨越星海的长梦。他们的脸,他的脸,在不同的宇宙维度里经历着怎样的故事?而那个空舱,那个刻着他名字的位置,究竟在等待什么?
山腹深处传来金属摩擦的低鸣,八面体的棱角突然闪过一道脉冲光,将叶云天的影子投映在岩壁上,与舱内七个身影的轮廓重叠在一起,形成一个诡异的八重影像。
“四十分钟后,我们进去。”叶云天攥紧了胸前发烫的玉佩,“弄清楚他们是谁,以及……我为什么会在这里。”
风穿过山谷,带着远古岩层的气息,仿佛在低语着一个被沉埋了亿万年的秘密。卧龙深处的黑暗中,那颗金属骰子已经开始转动,而命运的指针,正指向第八个空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