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悦悦 作品

第262章 硝烟未散(第2页)

他阔步而行时,周身气势外放,威风凛凛的模样,宛如久经沙场的大将军,举手投足间皆是杀伐之气。

二人步伐沉稳,一个温润如玉,一个气势如虎,却与周遭弥漫的紧张肃杀氛围形成鲜明对比。

守城士兵们目光如炬,见这两人装束不凡,气质迥异,手中长枪微微握紧,几道警惕又好奇的目光如影随形,直到确认二人没有威胁,才渐渐放松了戒备。

………

二人踏入星耀城内,青石长街在脚下延伸,两侧飞檐斗拱的楼阁虽未被战火殃及,朱漆廊柱却蒙着层厚厚的灰。

往日喧嚷的叫卖声、孩童的嬉闹声皆消散不见,唯有朔风卷着枯叶掠过空荡荡的街道,发出细碎的呜咽。

曾人潮如织的闹市如今行人寥寥,偶尔有拄着木杖的老者匆匆走过,腰间还别着为前线缝制的布甲碎片。

转过街角,几处用粗木和油布搭建的粥棚里蒸腾着热气,成为死寂城中唯一的亮色。

白发苍苍的老人们佝偻着脊背,在灶台与木桌间来回穿梭,布满皱纹的手端着盛满米粥的陶碗,小心翼翼地递给那些缺胳膊断腿的伤兵。

一位满脸沟壑的中年大婶正麻利地搅动大铁锅里的粥,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发红的眼眶;

旁边半白胡须的老头则蹲在伤兵身侧,用布条仔细包扎渗血的伤口,嘴里还念叨着:

“忍忍,等伤口结痂就好了。”

伤兵们倚靠着土墙,缠着绷带的残肢处还渗着血渍,却努力扯出笑容回应老人。

“张大伯,这粥比我娘煮的还香!”

沙哑的笑声里混着压抑的抽气声,有人将仅有的半块干粮塞进老人掌心,又被老人塞回,推搡间溅出的粥滴在青石板上,晕开一朵朵浅黄的花。

这抹抹温情,恰似穿透硝烟的微光,让这座被战火啃噬的城池,重新泛起人性的温度。

………

看到城内景象,荣逸尘墨色的眸中泛起涟漪,脚下已不自觉地朝着最近的粥棚走去。

棚内蒸腾的热气中,一位系着粗布围裙的中年妇女正搅动着咕嘟作响的粥锅,银发婆婆踮脚往竹篮里码放陶碗,张老汉佝偻着背将木勺在清水桶里反复清洗。

“老伯,请问城主府该怎么走?”清润嗓音突然打破棚内的忙碌。

张老汉粗糙的手掌抹了把额头的汗珠,抬眼便见一位俊俏的公子立在面前,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晃。

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向东边指去:“沿着青石板路直走,过了三重牌坊便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