姒洛天 作品

第457章 三真神霄(57)

村落的夜晚来得格外早,夕阳刚沉入秦岭的轮廓,家家户户的油灯就次第亮起,像撒在山坳里的星子。张楚岚蹲在灶台前添柴,火光映得他侧脸发红,锅里炖着的野鸡汤咕嘟作响,香气顺着窗缝溜出去,引得院门外的大黄狗直摇尾巴。

“阿楚,火再小点,别糊了。”冯宝宝坐在灶台上,手里拿着针线,正笨拙地给小疙瘩缝补被树枝勾破的衣角。她的动作还是有些生疏,针扎偏了就吐吐舌头,重新再来,阳光晒成麦色的胳膊上沾着几点油渍——那是刚才试炒青菜时溅上的。

王也盘腿坐在院子里的石磨上,手里转着四盘残片,眼神却瞟着厨房的方向。小疙瘩趴在他腿上,数着他道袍上的盘扣:“王道长,你为啥总穿这身衣服呀?”

“因为帅。”王也挑眉,指尖的残片突然飞向厨房,精准地敲掉张楚岚头顶的一缕烟灰,“碧莲,鸡汤快溢出来了。”

张楚岚手忙脚乱地掀开锅盖,蒸汽带着香气扑面而来,他回头瞪了王也一眼,嘴角却忍不住上扬。这场景太过寻常,寻常到让他恍惚觉得,前几日在星海里与原初存在的对峙,在归墟与混沌能量的厮杀,都只是一场漫长的梦。

老妇人端着一碟腌辣椒走进来,看见冯宝宝缝歪的线脚,忍不住笑:“丫头,针脚要密才结实。”她放下碟子,接过针线示范,“当年你爷爷也笨手笨脚的,第一次给你缝书包,把带子都缝反了。”

冯宝宝的动作顿了顿,指尖的针差点扎到自己:“爷爷…也给俺缝过东西?”

“缝过虎头鞋呢。”老者扛着锄头从外面回来,鞋上沾着新鲜的泥土,“你刚到村里那会儿才三岁,总光着脚跑,你爷爷就熬夜做了双鞋,上面绣的老虎头,眼睛还是用黑布缝的。”他往灶膛里添了块干柴,火光里的皱纹舒展开来,“可惜后来追兵来了,啥都没来得及带走。”

张楚岚的心微微发沉,他想起日记里的记载,爷爷带着冯宝宝在这个村落住了整整五年,直到全性的人找到踪迹,才不得不再次逃亡。那些被追兵烧毁的土坯房,那些守村人拼死掩护的夜晚,原来都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絮叨里。

突然,院门外的大黄狗狂吠起来,油灯的火苗剧烈晃动。王也的四盘残片瞬间升空,在院子里组成防御阵:“有生人。”

张楚岚抄起灶边的铁铲,冯宝宝的斩魄刀不知何时已经握在手里,刀身在油灯下泛着冷光。老夫妇将小疙瘩护在身后,老者握紧了墙角的猎枪,枪杆上的护身符微微发烫——那是守村人世代相传的法器,能感知邪祟的气息。

院门外传来缓慢的脚步声,一步,又一步,踩在青石板上的声音格外清晰。月光从门缝里挤进来,照出一个瘦长的影子,手里拄着的拐杖在地上点出笃笃的声响。

“别紧张,老朋友。”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,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,“我只是来送样东西。”

张楚岚打开院门的瞬间,瞳孔骤然收缩。门外站着的是个穿着中山装的老者,头发白得像雪,脸上布满沟壑,最醒目的是他左眼戴着的青铜面具,面具边缘的纹路与八奇技创造者虚影脸上的一模一样。

“青铜面具人?”王也的四盘残片蓄势待发,风后奇门的阵图在脚下若隐若现。

老者却摆了摆手,举起拐杖指向身后——那拐杖的顶端,镶嵌着一块半透明的晶体,里面封存着一缕金色的光,正是归墟里那些文明种子的气息。“我是冯宝宝的创造者,也是最后一个守墟人。”他的声音缓和下来,右眼看向冯宝宝,带着复杂的情绪,“丫头,好久不见。”

冯宝宝握着斩魄刀的手微微颤抖,记忆深处某个模糊的画面变得清晰——实验室的白色房间里,这个老者曾笨拙地给她喂过牛奶,面具下的右眼带着温柔的笑意。“是你…”她的声音有些发颤,“那些克隆体…”

“是我让她们去守护归墟的。”老者叹了口气,拐杖顶端的晶体飞向冯宝宝,“青铜面具只是传承的象征,真正的守墟人,从来都在守护‘生’,而不是制造‘容器’。”晶体在冯宝宝掌心化开,涌入她的斩魄刀,刀身的记忆纹路里,多出无数守墟人世代守护归墟的画面。

张楚岚注意到老者的左手藏在袖管里,袖口渗出暗红的血迹:“你受伤了。”

老者低头看了看袖口,不在意地笑了笑:“被混沌的余波擦到而已。”他的右眼突然看向秦岭主峰的方向,那里的夜空泛起极淡的紫雾,“归墟虽然稳住了,但平行宇宙的裂缝还在扩大,银色面具人的意识碎片已经渗透进去了。”

王也的四盘残片突然指向北方:“北京的潘家园、湘西的密林、秦岭的溶洞…所有之前的能量点都在共振。”他的脸色凝重起来,“它们在形成新的阵眼,目标是彻底打通平行宇宙的壁垒。”

老者从中山装口袋里掏出一卷羊皮地图,上面用朱砂标着七个红点:“这是七处‘界标’,是维持平行宇宙稳定的关键。银色面具人想毁掉它们,让混沌能量在所有时空蔓延。”他将地图递给张楚岚,“当年八奇技创造者们布下的阵,现在该由你们来守了。”

冯宝宝的斩魄刀突然指向老者的左眼:“你的面具

老者沉默片刻,缓缓摘下青铜面具。面具下没有眼睛,只有一个不断旋转的黑色漩涡,漩涡里隐约可见无数平行宇宙的虚影。“我献祭了左眼,才能感知各个时空的动静。”他的声音带着疲惫,“但现在,我的时间不多了。”

院门外的大黄狗突然停止吠叫,对着北方的夜空呜咽起来。王也的四盘残片剧烈震动,其中一片突然炸裂,化作点点银光:“第一个界标…破了。”

张楚岚展开羊皮地图,第一个红点旁标注着“潘家园”,旁边用小字写着“寄灵物:青铜镜”。他想起王也之前说过的话,那里有能篡改记忆的异宝,恐怕就是界标的核心。

“我去潘家园。”王也站起身,道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,“风后奇门能稳住时空裂缝,我去最合适。”他拍了拍张楚岚的肩膀,“碧莲,照顾好宝儿姐和小不点。”

小疙瘩突然抱住王也的腿:“俺也去!俺的血能克制混沌能量!”

老者摇了摇头:“界标需要纯阴之血守护,小疙瘩的血脉太杂。”他看向冯宝宝,“丫头,你的记忆之力与界标同源,秦岭的界标需要你守着。”

冯宝宝握紧斩魄刀,刀身的记忆纹路与秦岭的地脉产生共鸣:“俺知道该怎么做。”她看向张楚岚,眼神里没有犹豫,“你去吧,阿楚。”

张楚岚点头,将羊皮地图折好塞进怀里。老妇人已经打包好了干粮,还塞给了他一小瓶煤油:“路上当心,煤油能烧退山里的瘴气。”老者则将猎枪递给了他,枪膛里压满了刻着符文的子弹:“这枪能打邪祟,当年你爷爷就用它护过这村子。”

夜色渐深,秦岭的轮廓在月光下像头沉睡的巨兽。王也率先出发,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路的拐角,四盘残片的光芒在远处一闪,算是告别的信号。张楚岚最后检查了一遍行囊,转身时,冯宝宝突然抱住了他。

“早点回来。”她的下巴抵在他肩上,声音闷闷的,“俺炖鸡汤等你。”

“好。”张楚岚回抱住她,手轻轻拍着她的背,“照顾好自己,还有小疙瘩。”

小疙瘩站在院门口,举着一盏油灯,灯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:“楚哥哥,记得给俺带糖葫芦。”

张楚岚笑着点头,转身踏上山路。走了很远再回头,还能看见那盏油灯在夜色里亮着,像颗不会熄灭的星子。冯宝宝站在院门口,手里握着斩魄刀,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,一直延伸到他脚下的路。

山路两旁的树林里,传来虫鸣和夜鸟的啼叫,与村落的狗吠遥相呼应。张楚岚摸了摸怀里的羊皮地图,第二个红点旁写着“湘西密林”,寄灵物是“赶尸铃”。他想起那些被混沌能量污染的僵尸,想起冯宝宝记忆里实验室的冷藏库,突然握紧了手里的猎枪。

月光穿过树梢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张楚岚的观测者印记微微发烫,他知道,这不是结束,甚至不是开始的结束。在无数个平行宇宙里,还有无数个“张楚岚”和“冯宝宝”,正面临着同样的选择,同样的战斗。

但此刻,他只想快点赶到潘家园,快点解决麻烦,快点回到那个有鸡汤香气的院子。他仿佛已经能看到,冯宝宝正坐在灶台前,手里拿着针线,等着他回去尝第一口新炖的汤。

山风掠过耳畔,带来远处秦岭主峰的气息,那是归墟的方向,是冯宝宝守护的地方。张楚岚加快脚步,猎枪的枪杆在掌心微微发热,像握着一团不会熄灭的火。

而在他看不见的时空夹缝里,银色面具人的意识碎片正附着在一面青铜镜上,镜中映出无数个张楚岚的身影,每个身影都在走向不同的结局。碎片发出低沉的笑,镜面上的裂痕开始蔓延,朝着现实世界的方向,一寸,又一寸。

潘家园的清晨总裹着一层薄雾,旧货摊的帆布在风里啪嗒作响,摊主们支起小马扎,慢悠悠地用抹布擦拭着青铜器上的铜锈。张楚岚混在游客里,手里转着个仿冒的玉佩,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盯着巷子深处的那家古董店——“镜花缘”三个字的牌匾在雾里若隐若现,门楣上挂着的风铃没有铃舌,却时不时发出叮咚的声响。

“张楚岚?”一个穿着花衬衫的中年男人突然拍他肩膀,大金链子在雾里闪着俗气的光,“王也那小子说你要来,让我在这儿等你。”他指了指自己胸口的工牌,上面写着“哪都通北京分部,赵归真”,照片上的人比现在瘦了一圈,眼神却同样精明。

张楚岚认出他——资料里说这是哪都通最擅长处理异宝事件的专员,据说能靠闻味儿辨别法器的年代。“赵哥。”他不动声色地避开对方搭在肩上的手,“青铜镜在哪?”

赵归真啧了一声,领着他往“镜花缘”走:“急啥?那镜子邪乎着呢,白天不睁眼,得等日头爬到头顶才肯露脸。”他压低声音,金链子随着脚步晃悠,“不过昨晚出了怪事,附近的流浪汉说,看见镜子里走出来个穿道袍的,跟王也那小子长得一模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