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5章 三真神霄(75)(第2页)
小疙瘩抱着守岛兽坐在礁石上,海龟的背甲映着所有被守护过的土地:“楚哥哥,守岛兽说这海岛会记住所有的联结,渔妇的灯,匠人的网,舵手的盘,孩童的帕,混在一起才是东南的魂,就像这海鲜宴,鱼虾贝蟹凑齐了才热闹。”
冯宝宝的鱼篓里还剩几条海鱼,她递过一条给张楚岚,鱼鳞的清凉混着海腥,在指尖萦绕。观测者印记在胸口轻轻发烫,不是预警,是与这片苏醒海岛的共鸣。张楚岚望着海眼旧址上筑起的防波堤,看着渔民们在码头上忙碌的身影,看着归帆在朝阳里连成线的模样,突然明白,所谓守护,从来不是追求孤舟的“自由”,而是在守望的温暖里,把每份联结都织成坚固的渔网——像这东南的海岛,岛与岛相隔,却被洋流紧紧相连,让每种牵挂都能在涛声里传递,在海雾里相认;像这码头的灯塔,亮在黑夜,也亮在归人的心里,把所有的等待,都化作靠岸的航标。
冯宝宝突然指着天边的归雁,雁群在海雾里排成人字,翅膀下裹着无数光点:“张楚岚,你看,像不像所有找回的联结在归航?”
张楚岚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,雁群里的光点在跳跃,那是从沉墟城到东南海岛,所有被唤醒的“本相”在相聚。他握紧冯宝宝的手,掌心的观测者印记与她的记忆纹路完美契合,像两艘在浪涛里并行的船,帆在风里相触,锚在海底相连,一起经历风暴的洗礼,一起迎接平静的港湾。
远处的渔船传来王也的喊声:“都来喝碗鱼汤!再磨蹭鱼就凉透了!”小疙瘩第一个蹦起来,抱着守岛兽往渔船跑,海龟的四肢划着沙滩,带起阵沙粒,像无数个联结的“本相”,在生活的海域里互相追逐。赵归真拎着个汤桶跟在后面,嘴里嚷嚷着:“这汤加了海带!鲜得很!喝完有力气明天接着填海眼!”
张楚岚拉起冯宝宝,两人并肩走在沙滩上,脚印在沙粒里深浅不一,却都朝着渔村的方向,像不同牵挂的人,走着同一条相聚的路。观测者印记在胸口轻轻跳动,像在应和着海岛的心跳,他知道,这条路还很长,影阁的残余或许还会在某个海域的角落蛰伏,混沌能量或许还会在某个台风天试图冲断联结,但只要他们还能看见彼此眼中的灯塔,还能在浪涛里握紧对方的手,还能在每份牵挂里看到彼此的影子,就有走下去的勇气。
渔村的渔棚里,海鲜粥冒着热气,王也正跟小疙瘩比赛剥虾,冯宝宝安静地用瓷碗分粥,赵归真举着汤勺对着大海的方向敬酒,张楚岚坐在船板上,看着月光为海面镀上银纱,远处的海沟在夜色里若隐若现,像条被填平的伤痕,藏着无数联结的故事。他突然明白,所谓守护,从来不是逃避守望的煎熬,而是在煎熬中成为彼此的港湾——像这渔村的码头,任风浪再大,也会为归船留着泊位;像这海域的灯塔,任雾再浓,也会为航船亮着光,把所有的孤独,都化作相聚的酒。
这条路,他们会一直走下去,带着联结的勇气,在汹涌的海域里,一起扬帆,一起归航,一起把每份等待都熬成重逢的喜悦,把每个牵挂都系成坚固的船锚,哪怕台风再猛,也冲不散彼此紧握的手,像群岛在海域里守望,把联结的温暖,连成最安心的风景。
远处的渔歌在浪涛里起伏,歌声在海面上悠远地回荡,像无数个联结的“本相”在与大海相拥,却也互相依靠着。张楚岚举起冯宝宝递来的海碗,像举起份约定,在立春的海风里,承诺着对所有联结的珍惜,也承诺着对未来相聚的笃定。东南的风穿过渔村,带来了更远地方的气息,那是下一段旅程的召唤,也是无数个带着联结的“本相”在等着被守护的信号,他们的脚步,依旧向前。
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海雾,海岛的沙滩在晨光里泛着金光,渔妇们在码头整理渔网,匠人们在修补渔船,舵手们在海图上标注新的航线,孩童们在岸边追逐浪花,归航的号角在海域上吹响,像声召唤相聚的笛鸣。张楚岚和冯宝宝站在防波堤上,看着渔船在海面组成的船队,王也收起纸扇说“下一站该去看看雨林了”,小疙瘩指着地图上的绿洲,赵归真背起海事包说“天亮就出发”。观测者印记在张楚岚胸口与冯宝宝的记忆纹路交织成渔网,像张温暖的网,护着这群牵挂的人,走向下一片需要守护的土地。
他们知道,只要联结还在,守护的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,就像这海域的潮汐,涨了又落,聚了又散,却总在某个时刻把思念带回岸边,把每个相聚的瞬间,都刻进海浪的记忆,让后来的人都知道,曾有群人,用联结把孤岛,变成了温暖的家园。而他们,会带着这份对相聚的执着,走向下一片海域、下一片雨林,把联结的力量,传递给更多在等待。
惊蛰的骤雨裹着湿热,把西南的雨林淋得通透。张楚岚踩着泥泞的栈道往寨落走,靴底沾着从东南海岛带回的浪珠光粒——那些海蓝色的光点在雨雾里闪烁,竟让黏腻的泥土透出淡淡的清爽,寨落边缘的藤蔓在光粒拂动下舒展,叶片上的雨珠滚落,像串被晨露浸润的翡翠,在斑驳的日光里泛着温润的光。
冯宝宝挎着个竹篮跟在后面,篮里装着刚采的野果,斩魄刀的记忆纹路在篮沿缠绕,银色的光丝拨开弥漫的瘴气,偶尔有暗紫色的毒藤从树干上垂落,接触到光丝便化作腐叶:“这林的藤不对劲。”她指着雨林深处的古藤,藤蔓的盘结里藏着影阁的符文在闪烁,“俺的记忆里有这种藤——叫‘缠忆藤’,影阁用‘本相’矿脉的精魂和西南混沌能量催生的,能把人的‘本相’缠进藤茎,再顺着树脉往‘困忆藤窟’送,跟散忆浪的碎忆海沟、碎忆冰的灭忆冰窟是一个路子,只是换了种纠缠的法子,像被藤蔓勒紧的树,把人的意志慢慢绞碎,变成任藤攀附的桩。”她从篮里捡起片藤叶,叶脉的纹路里嵌着缕灰黑色的浊气,“赵归真的探险队砍了半月雨林,说这古藤的源头在藤窟地下的‘忆藤核’,能量强到能瓦解意志决心,让咱们趁清明前伐尽古藤,把核取出来,别等梅雨来临,缠忆藤把整个西南的‘本相’都缠成没有意志的枯木。”
王也撑着把油纸伞坐在块苔藓石上,四盘残片在他伞骨上转得悠然,带起的气流勉强挡住些瘴气:“哪都通的意志检测仪快锈坏了,说被古藤缠上的人会出现‘志溃’——就是意志决心瓦解,有个本该守护圣树的祭司,把祭器扔进泥潭,说‘守不守都枯死’;有个世代对抗山洪的寨民,把防洪的木桩拔出来扔进河谷,说‘挡不挡都淹了’。”他指着藤窟方向的绿雾,“赵归真那老小子带了台电锯在那边布防,说藤窟的‘藤魇’比浪魇厉害十倍,能让人把毕生的坚守当成枯枝折断,连自己为啥抗争都记不得,像棵被藤缠死的树,再也直不起腰。”
小疙瘩抱着只长臂猿从树后荡出来,猿猴的爪子上沾着树胶,眼里却闪着与小疙瘩同源的金光:“楚哥哥,这毛毛是守寨兽,它说夜里会有‘藤灵’从古藤里钻出来,拖着志溃的人影往藤窟飘,要是让它们把人影送进忆藤核,整个雨林的人都会变成‘屈从傀儡’——猎人把弓箭扔进兽穴,巫医把治病的草药踩烂,连猛虎都趴在地上,被小猴骑在背上也不反抗,跟影阁以前玩的摧志术是一个路数,只是更隐蔽,藏在茂密的林间。”他举起段藤茎,藤纹突然亮起,映出个模糊的人影——是个穿影阁制服的女子,面容在不同藤纹里变幻,有时是寨女的眉眼,有时是张楚岚的轮廓,左眼始终嵌着颗与翡翠相同的碧绿色义眼,“守寨兽说,这藤茎里裹着影阁阁主的意识残片,比之前的所有形态都要纠缠,像解不开的绳结,得用最利的刀才能斩断。”
观测者印记在张楚岚胸口灼得发烫,他的视线穿透绿雾,看见困忆藤窟的轮廓:不是普通的洞窟,是座由藤条编织的囚笼,藤壁上嵌着无数个藤茧,茧里裹着志溃的“本相”——有祭司祈祷的手势,有寨民夯土的臂膀,有母亲守护孩童的怀抱,有匠人锻造工具的手掌,都保持着意志瓦解时的姿态,像组被藤缚的雕像。藤窟中央的圣树根部,嵌着颗人头大小的碧绿色翡翠,表面的纹路比忆藤核复杂百倍,隐约能看见“影阁·溃志”的字样,里面蜷缩着个影阁阁主的虚影,左眼的碧绿色义眼正随着藤条的蠕动轻轻颤动,像颗嵌在树里的泪,坠着所有意志的丝线。
“换了身藤蔓皮囊就以为能混进雨林?”张楚岚接过王也扔来的砍刀,金光咒在刃口流转,映得雨林都泛着暖光,“以为把‘本相’缠进藤茎,就能随便瓦解意志?忘了树要破岩,人要抗争,被绞碎的决心早晚能从藤缝里重新顶出芽吗?”他顺着栈道往藤窟走,沿途的藤茧纷纷震颤,茧里的志溃“本相”开始挣扎——有他爷爷教他劈柴时的执拗,有冯宝宝说“俺们能劈开”时的果断,有王也在山洪里定桩时的沉稳,有小疙瘩对着洪水喊“俺不怕”时的倔强,每个意志里都藏着影阁阁主的低语,像阵窒息的瘴气,想把所有抗争的火苗都闷灭。
冯宝宝的斩魄刀突然出鞘,记忆纹路在雨林间织成道银网,将试图靠近祭司的藤灵全部兜住:“张楚岚,小心藤茎里的‘溃志丝’!”她的声音混着藤叶的沙沙声,“这些丝会顺着意志的缝隙往‘本相’里钻,钻得越深,志溃就越彻底,比藤魇的绞杀阴毒,连自己为啥坚持都记不得。”
张楚岚刚走到藤窟的藤门前,门帘突然收紧,无数根碧绿色的溃志丝从藤缝里窜出来,像毒蛇般缠向他的手腕。藤窟深处传来影阁阁主的声音,带着雨林的湿闷,又混着藤条的摩擦声:“放弃所有坚持,不好吗?”溃志丝突然松开,在他面前组成面藤镜,里面映着无数屈从的“安逸”——张楚岚不用再寻爷爷的真相,冯宝宝不用再找丢失的记忆,王也不用再帮寨民抗洪,小疙瘩不用再对着圣树许愿,“你看,这样就不会有挣扎,不会有痛苦,不会有坚持到底的累,像棵被藤缠死的树,不用再费力生长,永远不用抗争,难道不好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