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3章 三一同归(13)(第2页)
“望舒掌门,‘落霞坞’的使者在山门外等您。”守山弟子撑着油纸伞跑来,伞面上画着落霞坞的晚霞,此刻却被雨水打湿,颜色晕染开来,像幅流动的画,“说是坞里的‘染云石’突然失了色,石头能将晚霞的颜色染在布匹上,却会让人的记忆变得模糊,最近已经有绣娘忘了自己最擅长的针法,连家人的名字都记不清了,坞主说,只有‘归一’的铭记力能让石头恢复光彩。”
来者是个穿彩绸裙的女子,名叫云锦,裙摆上的云霞图案正随着她的动作变幻,却在转身时突然褪色,变成灰蒙蒙的一片,手里捧着匹褪色的绸缎,缎面上的金线已经失去光泽,像蒙着层灰:“染云石本是落霞坞的‘天染缸’,能把朝霞晚霞的颜色留在布上,人沾一点,能让记忆更鲜活,可上个月突然开始‘褪色’,沾多了就会忘事,连坞里最老的染匠,都忘了染布的秘方,只记得要往水里加石头。”她指着绸缎上的灰斑,“这就是被褪色气染的,越擦越模糊,像被雨水冲淡的墨迹。”
望舒接过绸缎,掌心的胎记传来轻微的麻痒,本源之种的新叶突然“唰”地合拢——这是感知到记忆流失时才有的反应。绸缎上的灰斑猛地扩散,眼前瞬间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:有落霞坞的先民对着染云石祈祷的场景,有各族围着石头晾晒染布的热闹,还有块巨大的五彩岩石,嵌在落霞坞的悬崖上,石缝里渗出银白色的雾气,正缓慢地吞噬着周围的色彩。
“别盯着灰斑看!”归真人偶一把将绸缎夺过,青铜手按住缎面,逆生符文顺着丝线蔓延,将褪色气锁在布料里,让云霞图案重新显露出淡淡的轮廓。“马先生说,染云石的核心是‘铭记’,银白色雾气是‘遗忘’的沉淀,专门模糊生命的印记,得用鲜活的记忆暖意唤醒。”
李维辰站在廊下,手里摩挲着块旧玉佩,玉佩上的纹路已经被磨得光滑,却依旧能看出是三一门的逆生符,与云锦裙摆上的褪色图案产生共鸣:“万法阁的《记忆录》里提过,落霞坞的染云石是上古‘织忆族’的遗物,能将记忆中的色彩凝结在石头里,织忆族消失后,石头就成了保存记忆的容器,可惜时间久了,储存的记忆被遗忘覆盖,才开始褪色,连带着周围的记忆都跟着模糊。”他指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,“你看那个卖糖画的老汉,刚收了钱就忘了要给人找零,怕是路过落霞坞时沾了褪色气,再这么下去,怕是连回家的路都记不清了。”
归真人偶早已将木箱装得满满当当:本源之种的新叶、空桑林的活泉露、瀚海洲的定海珠粉末、蚀骨崖的活骨液,还有几盒陈朵新整理的《记忆笺》——用落霞坞的染云石粉末、三一门的桃花纸和回音谷的共鸣石粉末做的,上面记着各族最珍贵的记忆片段,说是能加固记忆,不让其褪色。
落霞坞坐落在连绵的丹霞地貌中,坞里的房屋都是用红砂岩砌成的,墙壁上涂着染云石的粉末,在阳光下泛着五彩的光,却在阴影处呈现出灰色,像被遗忘的角落。云锦提着染桶在前头引路,桶里的染液本该是晚霞的颜色,此刻却像浑浊的泥水,染在布条上,只能留下模糊的印记,风一吹就簌簌脱落,像褪色的记忆。
“前面就是‘映霞池’,染云石就在池底。”云锦指着前方的湖泊,池水呈现出奇异的渐变色,从岸边的灰到湖心的淡粉,像记忆正在慢慢恢复,“池里的水是‘忆念水’,能倒映出人的记忆片段,颜色越鲜艳,记忆越清晰,现在连湖心都快成灰色了,怕是染云石的核心已经被遗忘覆盖。”
靠近映霞池时,周围的色彩开始变得不稳定,红砂岩的墙壁时而鲜红,时而灰败,云锦裙摆上的图案更是忽明忽暗,像在挣扎。望舒运转归一境的铭记力,让心神沉浸在最深刻的记忆里——第一次握住李维辰的手学拳,第一次看到本源之种发芽,第一次与归真人偶并肩走过星桥……这些记忆像锚,稳住了周围晃动的色彩,红砂岩的颜色渐渐稳定下来,恢复了鲜亮的红。
归真人偶将《记忆笺》撒向空中,笺纸遇风化作无数彩色的蝴蝶,蝴蝶翅膀上的文字与图案正是各族的珍贵记忆:北境的驯鹿迁徙路线、西域的商道地图、三一门的建门往事……蝴蝶落在灰色的岩壁上,岩壁顿时显露出被遗忘的壁画,画的是落霞坞的先民与织忆族一起染布的场景,色彩鲜亮,像昨天才画上去的。
“别碰池里的水!”云锦拉住想掬水的归真人偶,“被褪色气污染的忆念水,会让人忘记最珍贵的记忆,上个月有个孩子喝了池里的水,连自己叫什么都忘了,现在还在坞里等着有人认出他。”她从怀里掏出块小小的染云石碎片,“这是‘忆色片’,能暂时挡住褪色气,我们快到池中央的礁石,那里离染云石最近。”
映霞池的中央有块巨大的礁石,礁石上刻满了织忆族的染纹,每个纹路里都嵌着小块染云石,此刻却大半失去了颜色,只剩下灰蒙蒙的底座。池底的染云石隐约可见,像块巨大的五彩玛瑙,表面覆盖着层厚厚的灰色淤泥,淤泥里不断冒出银白色的雾气,正是褪色气的源头,每冒一次,周围的色彩就暗淡一分。
归真人偶将本源之种的新叶碾碎,撒向池底,新叶的绿意与染云石的色彩产生共鸣,灰色淤泥开始龟裂,露出底下的五彩石质。“快倒活泉露!”它大喊着,从木箱里拿出定海珠粉末,撒向空中,粉末遇雾化作细小的水珠,像无数面小镜子,反射着周围的色彩,让褪色的岩壁重新显露出斑斓的图案。
望舒将活骨液滴在礁石的染纹上,金色的液体顺着纹路流淌,与织忆族的染纹融合,发出温暖的光。他运转归一境的铭记力,让最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流转——李维辰的教导、赵玄通的鼓励、夏禾的笑容、归真人偶的陪伴……这些记忆化作彩色的光带,顺着掌心的胎记流入染云石,池底的灰色淤泥开始融化,化作透明的水,被忆念水吸收,露出底下完整的染云石,石上的色彩比记忆中更鲜亮,红的像火,粉的像霞,蓝的像海。
“织忆族的染诀!”云锦突然想起什么,指着礁石上的染纹,“是‘色由忆生,忆因情存’!”
望舒跟着念出染诀,归一境的铭记力与染云石的色彩融合,银白色的褪色气突然停止冒出,开始倒流回石缝里,像被记忆的色彩吓跑。那些被褪色气影响的人渐渐恢复了记忆:绣娘拿起针线,熟练地绣出落霞坞的晚霞;染匠往染缸里加了半勺定海珠粉末,染液顿时恢复了鲜亮的红;卖糖画的老汉拍了拍脑袋,连忙给顾客找零,嘴里念叨着“老糊涂了,差点忘了”。
归真人偶将《记忆笺》铺在礁石上,笺纸上的文字与图案在染云石的光芒下活了过来:北境的驯鹿在笺纸上奔跑,西域的商队在图案里跋涉,三一门的本源之种在文字间发芽……这些记忆顺着忆念水蔓延,让映霞池的水变得五彩斑斓,像融化的彩虹,池边的岩壁上,被遗忘的壁画全部显露出色彩,画的是织忆族与各族一起染布的场景,欢声笑语仿佛就在耳边。
染云石的意识在望舒脑海中响起,声音像染布时的水声,温柔而清晰:“谢谢你,让我想起了那些被遗忘的颜色。”它从石缝里挤出块小小的五彩碎片,落在望舒掌心,“这是‘忆色晶’,能让你永远记得,每个记忆都该有自己的色彩。”
三日后,落霞坞的映霞池边立起了座新的石碑。
望舒亲手刻下“忆彩”二字,左边是三一门的逆生符文,右边是织忆族的染纹,中间用《记忆笺》编成的彩绸镶嵌,在风中轻轻飘动,阳光照在上面,折射出七彩的光,将落霞坞的每个角落都染上鲜亮的颜色。云锦将染云石的五彩粉末装在琉璃瓶里,送给望舒:“这是‘留色粉’,能让褪色的记忆重新焕彩,涂在物件上,连时光都带不走它的光泽。”
落霞坞的居民正在举行“染忆节”,围着映霞池将《记忆笺》系在风筝上,放飞到空中,笺纸遇风化作彩色的蝴蝶,在坞里盘旋,每只蝴蝶飞过的地方,褪色的物件都会恢复色彩:绣娘的绸缎变得鲜亮,染匠的染缸泛着霞光,孩子的玩具重新染上油漆,连最老的染匠,都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与织忆族少女一起染布的往事,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。
归真人偶用忆色晶给每个居民的染布工具刻上小小的印记,青铜手刻的印记虽然简单,却带着铭记的暖意,用过工具的人都说,染出的颜色里,能看到自己最珍贵的记忆,像是把时光织进了布里。
离开落霞坞时,映霞池的水已经变得五彩斑斓,像盛满了晚霞,池底的染云石在阳光下闪烁,石上的色彩随着记忆的流动不断变幻,永远不会再褪色。望舒回头望去,只见忆彩碑前的空地上,绣娘们正在合力绣一幅巨大的《万族图》,缎面上的三一门、落霞坞、瀚海洲、空桑林……每个地方都色彩鲜亮,像活过来一样。坞里的染布声、笑声、风声顺着风传到星桥,与三一门的雨声、本源之种的叶响、归真人偶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,汇成一首铭记的歌。
归真人偶突然指着自己的青铜脸,上面的逆生符文正与忆色晶的五彩光芒共鸣,它用新学的织忆族手势比划着:“记忆的颜色,比晚霞还好看,不能丢。”
回到三一门时,初春的雨水已经停了。本源之种的枝头开出了第一朵桃花,花瓣上的色彩随着记忆的流动变幻,那是落霞坞的留色粉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,粉的像云锦的裙摆,红的像蚀骨崖的活骨液,蓝的像瀚海洲的定海珠,在阳光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。陈朵的《六和记》又添了厚厚的一卷,最新的插画里画着染云石的样子,旁边写着:“遗忘不是解脱,是生命在提醒你该珍藏什么,就像褪色不是终点,是为了让重新焕彩的记忆,更加夺目。”
赵玄通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新创的“织忆拳”,招式里融入了织忆族的灵动与归一境的铭记,出拳时像染布的丝线舒展,收拳时像记忆的锚点收紧,拳风带起的桃花瓣在空中织成彩色的网,引得弟子们阵阵欢呼。夏禾的茶馆里,胡越正在用留色粉调制新的茶点,糕点上的花纹用忆色晶勾勒,吃起来带着淡淡的回忆味道,有人尝到了童年的甜味,有人尝到了故乡的咸味,还有人尝到了与亲友相聚的暖意。
望舒站在山门口,看着星桥上来往的生灵:有落霞坞的云锦,背着染好的《万族图》,要去万法阁裱起来,让各族都能看到自己的色彩;有空桑林的桑柔,正用生息石的粉末给桃花树施肥,粉末与留色粉相遇,让花瓣上的记忆色彩更加鲜亮;还有个穿“望月峰”服饰的少年,抱着只雪白的兔子,兔子耳朵上系着根红绳,绳结上的纹路与染云石的染纹相似,说是要请望舒用归一境的铭记力,看看兔子为何总在月圆之夜对着月亮哀鸣,像是在寻找什么。
“望舒掌门,望月峰的使者说,峰上的‘唤月石’最近总在月圆时发光,光里能看到模糊的人影,像是在寻找失落的同伴,兔子的哀鸣就是被人影引来的,想请您去看看是不是和织忆族的记忆有关。”守山弟子笑着跑来,手里拿着片兔子耳朵上的红绳,绳结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,与忆色晶的光芒相呼应。
望舒接过红绳,绳结上的纹路与掌心的胎记产生共鸣,散发出温暖的光。归真人偶早已提着木箱候在一旁,青铜脸上的符文闪烁,映着远处望月峰的方向,像在期待新的旅程。
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石桌旁,看着他们,石桌上的棋盘又扩展了一圈,新添的落霞坞版图上,用织忆族的染纹画着忆彩碑,正与三一门的本源之种、空桑林的生息碑、瀚海洲的定海神针连成一片,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,画里的每个角落,都藏着被铭记的温暖记忆。
“听说望月峰的唤月石,能在月圆时唤醒最深刻的思念,连天上的月亮都会因此变圆几分。”赵玄通喝着新泡的记忆茶,笑着说,“老道倒要看看,这石头里藏着的思念,是不是比落霞坞的晚霞还要动人。”
望舒笑着点头,与归真人偶一起朝着星桥的方向走去。春风吹过,卷起地上的桃花瓣和彩绸碎片,在空中织成一张五彩的网,将三一门、落霞坞、望月峰和更远的星海都网在其中,像一个被精心收藏的记忆宝盒,盒里的每一件藏品,都在等待着被赋予新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