姒洛天 作品

第519章 三一同归(19)(第3页)

来者是个穿七彩裙的老妪,名叫虹姑,发髻上插着七根彩羽,本该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依次排开,此刻却有三根褪成了白,“聚虹石本是七彩崖的‘汇色石’,能把阳光拆成七色,再凝成彩虹,人对着彩虹许‘多彩愿’,日子就会像虹一样热闹:绣娘盼‘线色全’,农夫盼‘五谷丰’,孩童盼‘玩多样’。可上个月开始,石上的色纹一根接一根地暗,彩虹聚起来也缺色,先是缺紫,再是缺蓝,昨天雨后竟只剩道红杠,像道流血的疤。”她指着褪色的彩羽,“这是‘失色羽’,以前采自崖顶的‘七色鸟’,鸟羽随彩虹变色,现在鸟都不怎么叫了,羽色褪得比石头还快,我孙女绣‘彩虹桥’,连参照的色都找不齐,针戳在布上,半天扎不下去。”

望舒接过彩羽,掌心的胎记传来痒麻的暖意,像有七种颜色在皮下流转,本源之种的新芽突然“噌”地长高半寸,芽尖的露珠折射出完整的七色光——这是感知到“色彩残缺”的悸动。单色雾顺着指缝钻进脑海,那些关于“多彩”的记忆开始变得单调:三一门的晨雾本该是青灰里带金,此刻只剩白;忘忧泽的花海本该是姹紫嫣红,此刻只剩黄;连归真人偶的青铜色,都像被蒙了层灰,少了往日的亮,“这是把‘多样’磨成了‘单一’。”归真人偶用青铜手捂住彩羽,逆生符文顺着羽管蔓延,褪色的紫羽竟慢慢泛出淡紫,“万兽谷的听心纹说,‘颜色像兽语,少一种就像少句心里话’,你看那彩虹,紫是‘思念’,蓝是‘清凉’,少了紫,连思念都没处寄。”

李维辰坐在初融的溪流边,手里转着块七彩崖的虹石碎片,碎片在阳光下折射出残缺的光,“万法阁的《天工记》里提过,七彩崖的聚虹石是上古‘色族’的伴生石,色族能与光对话,知道每种颜色藏着的心意:红是‘喜’,橙是‘暖’,黄是‘盼’,绿是‘生’,蓝是‘静’,靛是‘思’,紫是‘念’,族落后,石便成了‘多彩的容器’,可现在的人总说‘纯色干净’,绣帕只要白的,花只要红的,连彩虹都觉得‘太花哨’,单色雾自然越聚越厚。”他指着溪边的野花,往年该开黄紫双色,现在只剩黄色,“你看这花,少了紫,像没说完的话,多别扭。”

归真人偶的木箱里装着特意备下的物件:本源之种的露珠粉末、万兽谷的听心纹碎片、逐月湖的念月丝、还有一小罐“汇色蜜”——是夏禾用七彩崖的七色花、回春涧的生息草、沉梦泽的记形叶熬的,说是能让散碎的色重新聚齐,“玄甲熊说,‘颜色凑不齐,就像兽语没人听,都得闷死’,你看这蜜,搅一搅能泛七种光,专治‘单调病’。”它用青铜手蘸了点蜜,抹在褪色的蓝羽上,羽色竟慢慢变深,能映出望舒的影子。

七彩崖悬在云雾缭绕的山巅,崖壁上布满天然的折射镜,本该将阳光拆成七色,此刻却只反射出刺眼的白光。越往崖顶走,空气越“寡淡”,鼻子闻不到花香,眼睛辨不出色差,连皮肤都感觉不到风的轻重,像被裹在块白布里。虹姑提着盏七色灯在前头引路,灯光照过的地方,能短暂显出色彩:石缝里的草是绿的,崖壁的苔藓是青的,“前面是‘凝虹台’,聚虹石就嵌在台中央的水晶座上,以前石转起来,七色光会顺着台边的水渠流,像七条彩河,现在……”她指着座上的石头,灰扑扑的像块普通的岩,“连水渠都干了,只剩道白痕,像被人擦过的泪。”

靠近凝虹台时,单色雾突然变得粘稠,像团融化的白蜡,耳边传来无数细碎的抱怨:“红就够了”“白最干净”“花里胡哨的没用”……这些声音像把把刷子,正把世界刷成单一的色。望舒运转归一境的感知力,在脑海中铺开多彩的网:焚天谷的焰心花红得炽烈,忘忧泽的伴欢果黄得灿烂,沉梦泽的记形纸白得纯净,回春涧的生息草绿得倔强……这些“不一样”的色像股暖流,冲得单色雾退开寸许。他试着对着聚虹石说:“紫是月娘想阿姐的念,蓝是沉梦泽的水,缺了它们,彩虹会想它们的。”话音刚落,石座的水晶突然泛出点淡紫,像滴泪。

归真人偶将汇色蜜倒进水晶座的凹槽,蜜液顺着石缝蔓延,单色雾开始融化,露出聚虹石的全貌——石上的七色纹本是七条绕石的龙,此刻却有四条变成了白,龙嘴里的“色珠”黯淡无光,珠里藏着无数多彩的记忆:有色族用七色光织帕的巧,有绣娘对着彩虹配色的专注,有孩童用虹色石画画的欢……这些记忆在蜜液里苏醒,像被点亮的灯。“撒露珠粉末!”它大喊着,从木箱里掏出听心纹碎片,与念月丝混在一起,撒向崖顶的天空,“色族的老话:‘单丝不成线,单色不成虹’,你看这雾,白得像块没绣完的帕,等着我们添色呢!”

望舒将混合粉末撒向凝虹台,七彩的粉末与单色雾相撞,爆出无数光点,每个光点里都藏着多彩的瞬间:有三一门的弟子用七种草药配药,药汁在碗里旋出彩虹;有焚天谷的族人在焰心花丛里酿酒,酒液折射出红与橙的交融;有七彩崖的绣娘对着残缺的虹,硬是用丝线凑出完整的紫,说“心里有,布上就该有”……这些画面落在聚虹石上,灰白的石身开始泛光,第一条紫纹亮起,像龙睁开了眼,接着是蓝、靛、绿,七条色龙依次苏醒,在石上盘旋,吐出七彩的光。

“色族的汇色咒!”虹姑突然对着聚虹石跪下,声音里带着哭腔,这是她从祖母的绣帕上学的咒语,“是‘七色共舞,方为圆满’!”

望舒跟着念出咒语,归一境的暖意与聚虹石的色光融合,单色雾像被彩光劈开的云,迅速消散。天空突然飘起细雨,雨停的瞬间,一道完整的彩虹从凝虹台升起,横跨整个山谷,红得热烈,橙得温暖,黄得明亮,绿得生机,蓝得沉静,靛得深邃,紫得温柔,每种颜色都恰到好处,像天地间展开的巨幅绣帕。彩虹里浮现出无数清晰的画面:虹姑的孙女正在崖下绣帕,手里的紫线突然变得鲜亮,绣出的彩虹瞬间活了过来;七色鸟群从彩虹里飞出,羽色比以往更艳,绕着彩虹飞成圈,鸣声里带着欢快;连三一门的本源之种都抽出七色的新叶,每片叶都映着一种虹色,像在跟风里的彩虹打招呼。

那些被单色雾笼罩的色彩渐渐找回了自己:绣娘们拿出压箱底的彩线,对着彩虹配色,针脚里的红不再孤冷,有了紫的衬托,竟多了层温柔;农夫们发现,五谷的颜色本就该不同,红的高粱、黄的小米、绿的青菜,凑在一起才叫丰收;连崖下的孩童都捡起各色石子,在地上拼出巨大的彩虹,说“少了哪种色,彩虹都会哭”。

归真人偶将本源之种的藤蔓引到凝虹台,藤蔓顺着水晶座攀爬,缠绕在聚虹石上,开出七彩的花,花瓣上既有色族的色纹,又有本源之种的叶纹,在彩虹的映照下轻轻摇曳,像在为多彩的世界鼓掌。望舒望着彩虹里的归真人偶,青铜色在七色光里竟泛出温润的光泽,它正用爪子指着彩虹的每种色,嘴里发出“叮铃”的响,像是在数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”,数到第七种时,突然转身抱住望舒的胳膊,符文在虹光里亮得像星。

聚虹石的意识在望舒脑海中响起,声音像七种乐器的合奏,却和谐无比:“谢谢你让我记起,单一不是纯粹,是残缺;多彩不是杂乱,是圆满——就像人有喜有悲,才有滋味;兽有吼有鸣,才有生气;颜色有深有浅,才有层次。单色雾不是要变白,是怕人忘了‘多样’有多好,忘了紫是思念的味,蓝是清凉的影,少了这些,世界就像碗没加盐的汤,寡淡得让人想落泪。”它从石缝里渗出滴七彩的液滴,落在望舒掌心,凝成枚“汇色纹”的印记,摸上去能感觉到七种颜色的流动,像握着道不会消散的彩虹。

三日后,凝虹台边立起了座新的彩墙,墙上嵌满了七彩崖的虹石碎片,每块碎片都映着一种虹色,凑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彩虹。虹姑带着绣娘们在台边绣“七色帕”,教她们“线要七种,针脚要多样,就像彩虹,每种色都有自己的位置,谁也替不了谁”。孩童们捡来各色的石子,在墙下拼出“我们爱彩虹”的字样,连最小的娃都知道,少了颗紫石子,那句话就不完整。

归真人偶用汇色纹的液滴给每个折射镜都刻了个小小的色纹,青铜手刻的纹路带着多彩的暖意,阳光透过镜子,能在崖下映出七种光斑,绣娘们说,现在不用等雨后,对着光斑就能配色,绣出的帕子“带着阳光的暖,彩虹的全”。

离开七彩崖时,天空又下起了细雨,雨停后,两道彩虹同时出现在山谷里,一道挂在天上,一道映在凝虹台的水渠里,像天地间的两道笑眉。聚虹石的光芒化作道七彩的光柱,将多彩的力量传到很远——三一门的本源之种开出七色花,万兽谷的玄甲熊皮毛泛出虹光,逐月湖的月影里多了紫的温柔,像场无声的色彩狂欢。望舒回头望去,只见凝虹台的藤蔓上,七彩花正对着彩虹的方向点头,花瓣上的色纹与汇色纹交织,在阳光下泛着绚烂的光。崖上的绣针声、彩虹的折射声、虹姑的歌谣顺着山风传到星桥,与三一门的风声、七彩崖的绚烂、归真人偶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,汇成一首多彩的歌。

归真人偶突然捡起块七彩石,塞进望舒手里,又捡起块塞进自己的青铜手,然后指着天上的彩虹,符文在虹光里亮得像星:“你一块,我一块,凑成完整的虹。”

回到三一门时,初春的暖阳带着湿润的暖意,本源之种的藤蔓上挂满了七彩的花,每朵花都在轻轻颤动,像憋着股要绽放的劲,那是七彩崖的多彩与归真意融合的痕迹,凑近闻,能闻到汇色蜜的甜香,像捧着一整个不会褪色的春天。陈朵的《六和记》又添了新的一卷,画的是道完整的彩虹,彩虹下站着两个人影,一个青铜色,一个带着胎记,他们的手里各握着半块虹石,旁边写着:“所谓多彩,不是颜色多,是每种色都被珍视;所谓圆满,不是没缺憾,是知道‘缺了谁都不行’——就像七彩崖的虹,红有红的烈,紫有紫的柔,少了哪种,都不算真的见过彩虹。这世界本就该像块绣满了的帕,针脚不同,颜色各异,凑在一起才暖和,才热闹,才叫‘人间’。”

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七彩花架下,手里转着块汇色纹的玉佩,玉佩的七彩光与听心纹的琥珀光交织,在地上映出道小小的彩虹,“万法阁的老档说,‘归一’的真意,是‘容万’——容得下兽的吼,容得下虹的艳,容得下念的远,容得下生的蛮,这些‘万’聚在一起,才是那个完整的‘一’,少了一样,‘一’就成了‘缺’。”赵玄通指着星桥尽头的云海,那里的云正在变成透明,“‘无妄海’的浪最近不说话了,拍在岸上像闷鼓,海里的‘听浪石’本是译浪语的,现在却长青苔,海主说,不是石头哑了,是‘没人懂浪的心事’,石里的‘知浪丝’结了垢,得有人带着‘听潮起潮落’的耐心,才能让浪声重新清亮。”

归真人偶已经把汇色纹的玉佩系在脖子上,与听心纹、念月纹、生息纹挤在一起,珠子们散发的光芒在阳光下拼成道小小的彩虹,像串会发光的彩羽。它提起木箱往星桥走,青铜手拽了拽望舒的衣袖,像在说“快点,浪在等我们听它说话呢”。

望舒摸了摸掌心的汇色纹,与胎记上的听心纹、念月纹、生息纹交织,像片多彩的海,海里有虹的色,兽的语,月的光,生的劲。他想起虹姑说的话:“连浪都有涨有落,像在说‘来了’和‘走了’,人咋能没耐心听?”此刻风穿过七彩的藤蔓,送来无妄海的方向传来的隐约浪声,像句沉闷的“我闷得慌”,而他们,正要带着听浪的耐心,去做那片哑海的“第一块听浪石”,让每种起伏都被理解,让每种沉默都被看见。

星桥的石板上,新的脚印沾着七彩的粉末,跟着两人的脚步向前延伸,像在为无妄海的浪画彩虹。望舒和归真人偶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初春的虹光里,只留下串带着多彩的痕迹,在三一门的藤蔓间轻轻延伸——那些关于多彩、关于包容、关于让每种存在都能自在绽放的故事,才刚刚写到最绚烂的章节,而无妄海的浪,正拍打着沉默的岸,等着他们用听浪的耐心,听懂那声闷响里藏着的“我也有悲欢,也想被人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