姒洛天 作品

第563章 三一同归(63)(第3页)

年底陈砚回村,发现小学的旧教室翻新了,门口挂着块新牌子:守义竹艺坊。周启山捐了钱,说要让这手艺一直传下去。狗剩他爹在坊里帮忙劈竹篾,春杏放假回来就教新收的徒弟,连王婆都学会了编竹筐,说是能换些零花钱给孩子们买糖吃。

陈砚把爷爷的竹篾册放进新做的竹柜里,柜门上刻着四个字:生生不息。他知道,爷爷的手艺没断,就像后山的竹林,砍了又长,长了又砍,总能在土里扎得更深。

开春时,陈砚在竹艺坊的后院种了片新竹。竹苗刚冒尖,狗剩就蹲在旁边守着,说要编个竹篱笆,不让鸡啄苗。陈砚看着他冻得通红的鼻尖,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编竹篮的样子,指尖的疼和心里的暖,原来一直都在。

他拿起竹篾,教狗剩怎么编篱笆,阳光透过新抽的竹叶洒下来,在地上织成网,把他们的影子缠在一起,像幅永远编不完的竹篾图。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,混着竹刀削竹的沙沙声,在村里的上空飘得很远,像是在说,最好的日子,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走多远,而是带着一群人,把脚下的土地,踩得更实,把心里的念想,守得更暖。

竹艺坊的生意渐渐传开,城里的订单越来越多,陈砚雇了几个村里的妇女帮忙,工钱按件算,谁家有难处,他总是多给些。有人说他傻,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,偏要窝在乡下,他只是笑笑,递过刚编好的竹篮:“你闻闻,这竹篾里有土腥味,城里编不出来。”

周启山偶尔来村里,看着满院子的竹器,总说陈砚比他爷爷还有出息。“你爷爷当年总说,竹艺的根在土里,”老人摸着墙上的图谱,“现在看来,他没说错。”

陈砚没接话,只是往炉子里添了把柴。火光照着墙上的“守义竹艺坊”,也照着他新写的课程表,上面除了竹艺课,还加了识字课、算术课。他知道,要让手艺传下去,得先让孩子们知道,这世上有比编竹器更宽的路,却没有比守住根更重要的事。

入夏时,春杏从城里寄来封信,说她画的竹屏风得了奖,还附了张照片,照片上的姑娘站在画展的展厅里,穿着新做的蓝布衫,眼里的光和当年在教室里一模一样。陈砚把信读给孩子们听,狗剩听得最认真,说等春杏回来,要给她编个能装画的竹匣子。

陈砚看着窗外的新竹已经长得比人高,竹影在地上晃得像流水。他知道,这故事还长着呢,就像竹篾,一根接一根,总能编出更像样的日子。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念想,无论是爷爷的竹篾册,还是狗剩的鱼篓,或是春杏的画,都成了这日子里最结实的竹骨,撑着,挺着,让每个走出去的人,都能找到回来的路。

喜欢一人之下,烽火铸铁请大家收藏:()一人之下,烽火铸铁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