姒洛天 作品

第407章 三一同归(107)

西域的盼生塔在第十八个年头的风季,塔尖的忆梦石开始分泌出淡金色的晶体,是无数“未完成的期盼”凝结而成的“待续晶”。将这种晶体磨成粉末混入守心木的汁液,能让木制品拥有“记录未来”的能力——比如在风筝骨架上刻下“明年要飞得更高”,骨架会在风中自动调整角度,真的一年比一年飞得高远。声砚把待续晶嵌在破幻铃的铃舌上,铃铛的响声里便多了层细微的震颤,像在诉说“接下来会更好”,能给沉溺于过去的人注入向前看的勇气。

“南疆的雨林起了‘回音瘴’。”砚声展开从南疆传来的信,信纸边缘沾着墨绿色的黏液,上面画着片被浓雾笼罩的林子,雾气里浮动着无数人影,旁边用朱砂写着“复现”二字。他的腰间挂着盼生塔的待续晶吊坠,此刻正发出微弱的光芒:“守林人说,瘴气里的人影会重复人的过去,比如让游子看到童年的家,让老者看到年轻时的恋人,被复现的人会站在原地流泪,直到被瘴气同化,变成新的人影,和噬梦煞的虚假圆满不同,这些复现的场景全是真实的过往,却像无形的锁链,把人困在回忆里,脚像生了根,挪不动半步。”

声砚的掌心有块淡金色的印记,是待续晶融入血脉形成的,此刻正随着心跳轻轻发烫:“是复现煞。”他根据印记的波动判断,与《异煞全录》新增卷里的记载完全吻合,“由雨林深处的‘忆川’积蓄的千万生灵的‘执念回忆’形成,回音瘴是它的躯体,人影则是被回忆困住的魂魄,能精准复刻过去的细节,比噬梦煞更难破解——因为它不编造谎言,只放大真实的留恋,用‘回不去的美好’,换永恒的停留。”

声砚的孙女声遥才六岁,却继承了家族对时间流动的敏感,能从复现的人影里看出“过去与现在的断层”。她抱着个小小的沙漏,是用盼生塔的待续晶和南疆的“流时沙”制成的“续时漏”,沙粒流动的速度会随着回忆的浓度变化:“沙子在变慢。”女童指着窗外飘来的墨绿色瘴气,雾气里的人影正在重复告别场景,“里面的回忆太‘重’了,像泡了水的棉花,压得人喘不过气,被压到的人,眼神会慢慢失去焦点,变成回忆的影子。”

砚声的曾孙女砚遥正在用待续晶粉末调和“断念露”,液体泛着淡金色的光,洒在墨绿色黏液上,会冒出浅绿色的泡沫,泡沫破裂时能听到细微的“咔嚓”声——是用盼生塔的待续晶和南疆的“忘忧藤”汁液制成的,能切断回忆对人的精神束缚。“南疆的守林人寄来块‘记川石’。”少女指着桌上的石头,表面布满了水波纹路,“是从忆川的河床上捡的,石纹里藏着无数人的‘第一次告别’,据说回音瘴就是从记川的河雾里升起的,石纹越清晰,瘴气就越浓。”

声遥突然将续时漏放在记川石上,沙漏的沙粒开始逆向流动,雾气里的人影动作出现了卡顿,像被按下慢放键:“它在怕‘未来的可能性’!”女童眼睛一亮,指着沙粒中浮现的微光,“祖父说,回忆再重,也重不过对未来的一点点念想,就像被压住的草,只要心里还想着‘要长高’,总能从石缝里钻出来。”

前往南疆的路上,风季的热风混着雨林的湿气,让空气变得粘稠,偶尔能看到被回音瘴困住的人:有母亲蹲在地上,对着空气里的孩童虚影喂饭;有猎人站在原地,与年轻时的伙伴虚影击掌;有守林人抚摸着虚影里的老树,那树十年前已被雷劈倒——他们的脸上没有痛苦,只有沉浸回忆的温柔,却任由瘴气爬上脚踝,慢慢化作半透明的影子。

声砚将断念露洒在被困者身上,淡金色的光芒渗入皮肤,母亲突然抬头看向远方,那里有她现在的孩子在呼唤;猎人转身望向身后的猎枪,枪杆上刻着今年的狩猎记录;守林人摸了摸腰间的树苗,那是要补种的新苗——都是被唤醒的“当下”,让他们从回忆里暂时抽离。

雨林深处的忆川像条墨绿色的绸带,河面上漂浮着白色的睡莲,花瓣上沾着回音瘴的雾气,每朵花里都嵌着个小小的人影,是被封印的回忆碎片。守林人的营地扎在忆川的支流旁,营地里竖着无数根“断念柱”,柱子上绑着守林人写下的“今日事”,比如“今早摘了三篮野果”“刚才修补了篱笆”,这些琐碎的当下,能在柱子周围形成微弱的屏障,暂时挡住瘴气的靠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