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2章 三一同归(122)(第3页)
“我知道。”陆瑾站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雪,“他想让我用师父的命换师父的命,想让我也尝尝‘逆生’的滋味。”他看向玄天门的方向,那里的天空即使在白天,也透着股挥之不去的阴霾,“但我不会让他得逞的。”
张之维看着他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。左若童抱着襁褓里的左明,站在龙虎山的山门外,眼神和现在的陆瑾一模一样,坚定得像块石头。
“我跟你去。”张之维拍了拍陆瑾的肩膀,“我师父留下过件能护住本命炁的法器,或许能派上用场。”
陆瑾的眼睛亮了亮,又很快暗下去:“可是……那些孩子……”
“掌门已经派人守着了。”张之维望着密林深处,“钱通的目标是你,暂时不会再动孩子。我们还有三天时间准备。”
三天后的月圆夜,湘西的玄天门附近没有雪,只有雾。浓得化不开的白雾,像掺了棉絮的粥,贴在人脸上,湿冷黏腻。陆瑾和张之维躲在块巨石后面,看着望月台——那里比上次来的时候,多了个石台,台上刻着个巨大的“逆”字,正是逆生三重的阵眼。
钱通站在台中央,穿着件黑色的道袍,手里拿着个瓦罐,里面装着些暗红色的液体,不用想也知道是什么。他的身边摆着七个稻草人,每个草人身上都贴着张黄纸,写着个名字,最前面那个,是“左若童”。
“时辰快到了。”钱通的声音在雾里飘着,带着股兴奋,“小师弟,别躲了,我知道你来了。”
陆瑾深吸一口气,刚要出去,被张之维拉住了。张之维从怀里掏出个木盒,打开里面是块墨色的玉佩,和陆瑾的半块莲花玉不同,这玉佩上刻着道雷纹,散发着淡淡的金光。
“这是‘镇雷佩’,能暂时护住本命炁。”张之维把玉佩塞进陆瑾手里,“等下我引开他的注意力,你趁机把玉佩挂在左师伯的稻草人上,能暂时保住他的炁。”
“那你呢?”陆瑾看着他。
“我?”张之维笑了笑,拂尘在手里转了个圈,“我师父说,龙虎山的弟子,从来不怕邪祟。”
月圆升到中天时,钱通开始念咒。瓦罐里的液体顺着石台的纹路流淌,七个稻草人突然动了,像被无形的线牵着,跳起诡异的舞蹈。左若童的稻草人跳到最前面,纸脸上竟慢慢浮现出左若童的眉眼,只是眼神空洞,没有生气。
“就是现在!”张之维的拂尘化作金鞭,带着金光冲向钱通。钱通早有防备,黑盾再次出现,与金鞭撞在一起,发出刺耳的响声。
陆瑾趁机冲上台,刚要把镇雷佩挂在稻草人上,却发现草人的胸口贴着张符纸,上面用朱砂画着个“门”字,正是玄天门的标志。他猛地想起老妪说的话,这阵法不仅要本命炁,还要……
“晚了!”钱通的声音带着得意,他突然收了黑盾,任由金鞭抽在背上,同时将瓦罐里的液体泼向稻草人,“逆生三重,第三重——借命!”
液体碰到符纸,瞬间燃起绿色的火焰。左若童的稻草人发出痛苦的呻吟,纸脸扭曲变形,竟渗出些暗红色的血。陆瑾的玉佩突然烫得像火,他能感觉到,师父的本命炁正在被阵法吸走,一点点,越来越快。
“住手!”陆瑾扑过去,想撕掉符纸,却被绿色的火焰弹开。
“没用的。”钱通咳出口血,脸上却满是兴奋,“现在,他的命是我的了!玄天门里的‘大人’,也该出来见见光了!”
石台突然剧烈震动,雾开始变黑,像被墨染了似的,从四面八方涌来,围着石台旋转,形成个巨大的漩涡。
左若童的稻草人在火焰中渐渐融化,化作道白光,飘向漩涡中心。陆瑾看得真切,白光里隐约有个身影,正朝着漩涡深处走去,那背影,像极了师父站在演武场高台上的样子。
“师父!”陆瑾大喊着,也跟着冲进漩涡。张之维想拉他,却被突然暴涨的黑雾缠住,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消失在漩涡里。
漩涡的中心比想象中冷得多,像泡在冰水里。陆瑾的炁几乎被冻住,只能凭着玉佩的烫意往前摸索。他看见师父的身影站在扇巨大的门前,门是黑色的,上面刻满了扭曲的人脸,正对着他轻轻招手。
“师父!”陆瑾冲过去,想拉住他,却穿过了道虚影。他这才发现,眼前的师父,只是个幻象,是师父最执念的场景——他始终觉得自己对不起左明,想在定境里陪儿子。
门后的黑暗中,传来个熟悉的声音,带着孩童的稚气:“爹,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?”
左若童的幻象猛地转身,朝着黑暗跑去。陆瑾这才看到,黑暗里站着个小小的身影,穿着件不合身的棉袄,正是五岁时的左明,手里拿着个长命锁,锁身上的“明”字赫然在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