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6章 玉帝张兴东之至高无上(第3页)
挖到第三日,锄头忽然碰到硬物,发出“当”的脆响。村民们欢呼起来,撬开石块,一股清泉涌了出来,带着泥土的腥气,却甜得让人落泪。
就在这时,天空忽然乌云密布,下起了瓢泼大雨。是东海龙王带着四海龙王来了,他们没等玉帝下令,是看见村民们挖井的场面,自己动了恻隐之心。
雨水落在麦田里,干硬的土地渐渐湿润。张兴东站在雨中,看着村民们在雨里欢呼,忽然对鸿蒙访客说:“你看,他们靠自己挖到了泉眼,龙王们看着不忍,自然会降雨。这才是三界的理——不是谁管着谁,是你帮我一把,我扶你一下,日子就能往前过。”
老头站在雨里,浑身湿透却浑然不觉。他看着那些在雨中奔跑的百姓,看着为他们遮雨的龙王,看着笑得像个孩子的玉帝,忽然明白了什么。所谓至高无上,不是站在云端发号施令,是把自己活成三界的一块垫脚石,让万物踩着你,也护着你,一起往好里去。
四、簸箕里的天地
鸿蒙访客走的那天,天庭下了场桃花雨。他没像来时那样张扬,只是背着张兴东送的竹簸箕,悄悄出了南天门。临走前,他对张兴东说:“我总算明白,盘古开天不是为了做至高无上的神,是为了给万物腾个地方。”
张兴东笑着挥手:“有空常来,我教你编能装星辰的篮子。”
三界渐渐有了新变化。东海的珊瑚礁旁,龙王们开始教鱼群如何避开暗礁;西牛贺洲的菩提树下,和尚们种起了能治百病的草药;北俱芦洲的冰原上,妖族和仙童一起培育耐寒的庄稼;人间的井边,总有人往水里撒把麦种,说要让根扎得更深些。
张兴东依旧爱在三更天编竹篮,只是现在,他的竹篮里总装着些特别的东西:有刚破壳的凤凰羽毛,有忘川河的鹅卵石,有人间的新麦种,还有鸿蒙访客留下的半坛桃花酒。
太白金星不解:“陛下,您编这些篮子,既不能装玉液,又不能盛金丹,有什么用?”
“你看这簸箕,”张兴东指着那个最大的簸箕,阳光透过篾缝,在地上拼出三界的模样,“它能装下东海的浪,能接住雪山的雪,能盛着人间的烟火,还伤不了任何一颗想发芽的种子。这就是至高无上——不是站在最高处,是让最高处,能容得下最低处的根;让最强的力,能护得住最软的芽;让最老的道,能等着最新的生命,慢慢长大。”
南天门的竹棚里,新飞升的小仙正在学编竹篮。他们的手法还很生涩,竹篾总不听话,可编出来的篮子,却透着股鲜活气。张兴东走过去,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让篾条转弯,如何让缝隙恰到好处。
“记住,”他笑着说,“编篮子和当天帝一样,不用太用力,顺着竹篾的性子,护着该护的,等着该等的,日子久了,自然就圆了。”
风吹过竹棚,带着瑶池的莲香、人间的麦香、东海的咸腥气,还有鸿蒙初开时的那缕风。所有的气息在簸箕里打着转,最后化作点点星光,落在三界的每个角落。原来至高无上不是谁的封号,是天地间那股子韧劲——能让竹篾弯而不折,能让种子破石而出,能让每个生灵,都在自己的位置上,活得踏踏实实,亮亮堂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