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泰民安张玉皇3 作品

第592章 玉帝张兴东之睥睨群雄(第3页)

“你看,再差的资质,也比不过颗想活下去的心。”张兴东将青年扶起,“你师父不是恨你资质差,是恨你不肯踏实学本事。去跟着王伯的后人学编竹筐吧,编得好,比任何仙法都体面。”

通天教主望着青年的背影,突然叹了口气:“我当年……是怕他走我的老路,总想一步登天。”

“错了就改,不算晚。”张兴东递给他一把竹篾,“来,我教你编个能装金丹的篮子,底要留孔,免得潮气闷坏了丹药。”

四、麦浪连天

三日后,群雄告辞时,每人手里都多了样东西:敖广捧着能测水位的竹尺,蛮族首领扛着新打的铁锄头,西王母的袖中藏着麦种,通天教主怀里揣着个没编完的竹篮。

南天门的云柱上,张兴东用竹笔题了行字:“三界无霸主,众生皆主人。”字里的竹纹会随着风动,映出人间的麦浪、龙宫的珊瑚、昆仑的雪,像幅活的画。

太白金星摸着那些渐渐愈合的云柱裂痕,忽然明白:“陛下这才是真的睥睨群雄——不是让他们怕您,是让他们服您;不是让他们低头,是让他们抬头看见自己该走的路。”

张兴东正蹲在凌霄殿的空地上,撒下最后一把麦种。阳光穿过竹篮的梅花孔,在种子上拼出无数个小小的“人”字。“你看这麦子,”他笑着说,“不管是龙王的珍珠还是蛮族的狼牙棒,都挡不住它生根发芽。因为它懂,能站在天地间的,从来不是谁的拳头硬,是谁的根扎得深。”

风吹过瑶池,带着麦香漫向四海八荒。东海的渔民收起渔网时,发现网兜里多了几条肥美的鱼,是鲛人族悄悄放的;北俱芦洲的草原上,蛮族孩童正跟着仙童学数数,数的是刚长出的麦芽;昆仑山下的药铺前,排队领药的百姓手里都攥着颗麦粒,说是西王母让带的,种在院里能保平安。

张兴东坐在凌霄殿的竹凳上,继续编他的竹篮。竹篾在指尖翻飞,这次编的篮子格外大,篮沿上坐着些熟悉的身影:敖广在帮着编篮底,蛮族首领用狼牙棒削着多余的竹丝,西王母让青鸟衔来丝线缝补缝隙,连通天教主都放下了架子,笨拙地学着打结。

“记住,”他笑着将最后一根竹篾穿好,“能装下四海八荒的,从来不是金銮殿的龙椅,是能盛下麦种、装得下民生、容得下不同的竹篮。这才是睥睨群雄的真意——不是凌驾于谁之上,是守在谁之中,看着他们长出自己的样子,活得比谁都精神。”

殿外的麦种发了芽,嫩绿的叶片顶着晨露,像无数双向上托举的手。三十三重天的风穿过竹篮的孔,带着麦香、花香、鱼腥味、泥土气,在凌霄殿里打着转,最后化作声轻轻的笑,像瓦岗村的王伯看着自家麦田时那样,踏实又满足。

原来睥睨群雄从不是站在云端俯视,是蹲在地上和他们一起种麦子;不是用仙法压服谁,是用实在事成全谁;不是让三界怕一个“玉皇大帝”,是让三界信一个道理——能让众生安稳的,从来不是霸主的威风,是你帮我浇田、我帮你修船的暖,是麦粒落地能发芽、孩童咧嘴能笑出声的真。

张兴东拿起那杆竹秤,秤盘里的三界图忽然活了。麦浪在人间翻滚,鱼群在龙宫欢游,青鸟在昆仑歌唱,连幽冥地府的彼岸花,都抽出了新的绿芽。他知道,这才是真正的睥睨——让群雄甘愿收起锋芒,不是因为怕,是因为他们终于明白,守护比征服更有力量,共生比独霸更长久,就像这漫天的麦浪,从来不是一株独高,是万株同生,才晃得人睁不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