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5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之降妖除魔篇(第2页)
张兴东走到菩提树下,指尖抚过焦黑的花瓣,上面竟有细小的牙印。他俯身闻了闻,一股淡淡的奶香混着血腥气钻入鼻腔——是九婴的气息。
“九婴的本源果然还在。”他起身时,剑鞘上的云纹突然亮起,“它不仅啃食神兵,还能吸食佛道的灵光。灵山的佛光最盛,自然成了它的目标。”
正说着,殿外传来惊呼声。十八罗汉中的降龙罗汉跌跌撞撞跑来,袈裟上沾满了金色的汁液:“佛祖!藏经阁……藏经阁的贝叶经被啃了一半!”
众人赶到藏经阁,只见满地碎叶,原本庄严肃穆的经文上,布满了杂乱的齿痕。最中央的《大般涅盘经》上,竟有个拳头大的破洞,洞里渗出青黑色的粘液。
张兴东突然剑指西方,斩妄剑出鞘的瞬间,一道金光劈开云层,照见远处的雷音寺顶,缠着数十条青黑色的藤蔓,藤蔓尽头,隐约有九个头颅在云雾中晃动,水火之气交织成怪影。
“九婴在那里!”他纵身跃起,龙袍在风中展开,如金鹏展翅,“佛祖,守住灵山佛光,莫让它吸尽!”
九婴似乎察觉到了危险,九个头颅同时转向张兴东,其中四个喷出烈火,三个吐着毒水,剩下两个发出刺耳的啼哭声,竟让佛光都泛起了涟漪。张兴东挥剑斩出,金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,将水火毒雾劈成两半。
“三千年不见,你倒是长本事了。”他落在寺顶,剑尖指着最中间的头颅,那里还留着当年被大禹斩过的疤痕,“以为躲在地脉里吸食戾气,就能修成不死身?”
九婴的头颅同时张开嘴,露出细密的獠牙:“张兴东,当年你能压得住无面鬼,却斩不了我!今日我就让三界看看,这帝位,你坐不稳!”
它猛地甩出藤蔓,缠住张兴东的手腕。藤蔓上的倒刺刺入皮肉,锁魂瘴顺着伤口蔓延,竟让他的仙力都滞涩了几分。张兴东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掌心突然爆发出刺目的金光,那是他将自身仙元与斩妄剑的灵识相融,化作的“破妄之火”。
藤蔓遇火便发出焦臭,九婴痛得发出震耳欲聋的嘶鸣,九个头颅同时喷出毒雾。张兴东却不退反进,剑随身走,如游龙穿梭在毒雾中,剑光所过之处,藤蔓纷纷断裂,黑色的汁液溅在瓦上,腐蚀出一个个深坑。
就在他即将斩向九婴本源的刹那,天边突然传来一声冷笑。一道黑气从云层中落下,瞬间缠住他的剑刃,蚀骨烟与锁魂瘴交织在一起,竟让破妄之火都黯淡了几分。
张兴东抬头,看见无面鬼的身影在黑气中若隐若现,它没有脸,胸口的位置,赫然嵌着半本残破的生死簿。
“我说过,我们会再见面的。”无面鬼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,“你以为只有九婴想让你下来吗?这三界,想取而代之的,可不止我们两个。”
第四章 血海之源
张兴东的剑被黑气缠住,九婴趁机甩出更多的藤蔓,将他困在中间。锁魂瘴和蚀骨烟同时侵蚀着他的仙体,龙袍上的金纹开始褪色,连斩妄剑的光芒都弱了下去。
“陛下!”灵山的众佛终于冲破毒雾赶来,十八罗汉结成护法阵,佛光将九婴的藤蔓逼退了几分。张兴东趁机运起仙力,将体内的锁魂瘴逼出体外,伤口处的皮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。
“别管我,守住藏经阁!”他对众佛喊道,同时剑交左手,右手捏了个法诀,“太白,速去南天门调雷部众神,封锁三界地脉!”
太白金星的声音从云端传来:“臣遵旨!”
张兴东再次挥剑,这次他没有硬拼,而是剑走轻灵,专斩藤蔓的节点。每斩断一根,九婴就痛得缩一下,黑气也随之弱了几分。无面鬼见状,突然将生死簿抛向空中,残破的纸页上,无数名字化作鬼影,扑向张兴东。
“这些都是被你压在九幽之下的怨魂,”无面鬼的声音带着嘲弄,“你以为封住他们的魂魄,就能堵住悠悠众口?今日我就让他们……亲口向你讨还公道!”
鬼影们发出凄厉的哭喊,有的是被他斩过的妖魔,有的是触犯天条的仙官,甚至还有几缕是凡间的帝王将相。他们的怨气与九婴的戾气、无面鬼的黑气交织在一起,竟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天幕,将整个灵山都罩了进去。
张兴东的眉头皱得更紧。他知道这些怨魂的存在,但从未想过会被无面鬼利用。他想起当年初登帝位时,曾在凌霄宝殿的匾额后刻下“镇怨”二字,以自身仙元镇压三界戾气,难道是这几年疏于巩固,让怨气有了可乘之机?
“怨魂也是魂,岂能任你摆布。”他突然收剑而立,周身散发出柔和的金光,“当年镇压你们,是因你们戾气太重,扰了三界秩序。若肯放下执念,我自会请地藏王菩萨为你们超度。”
金光所过之处,有些鬼影竟停下了动作,脸上露出迷茫的神色。但更多的鬼影被戾气裹挟着,依旧疯狂地扑来。九婴趁机用藤蔓缠住他的脚踝,锁魂瘴顺着经脉往上爬,直逼心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