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7章 玉帝张兴东之刀枪剑戟(第3页)
"陛下这是胡闹!"雷神怒不可遏,他的锤能劈开乌云,却没被选上,"这些破烂怎么能入兵器谱?"
张兴东拿起那把菜刀,刀身上有个缺口:"这把刀,是凡间的母亲用来给孩子切药的,缺口是她怕伤着孩子,特意磨钝的。"他又举起柴刀,刀柄被磨得发亮,"这把刀,樵夫用它砍了三十年柴,供出三个秀才,刀背总对着自己,刀刃对着荆棘。"
雷神愣住了。他的锤劈过无数妖魔,却从未想过,兵器还能藏着这样的情义。
这时,白素贞捧着把剑走来。剑身细长,没有任何装饰,正是当年她用来救许仙的剑。"陛下,这把剑曾伤过人,也救过人,能入谱吗?"
张兴东接过剑,剑鞘上刻着个"情"字:"当然。它伤人是为护爱,救人是为守诺,比那些只为杀戮的神兵珍贵百倍。"他让人把剑放在谱首,旁边注着:"剑者,既可断金,亦可护花。"
《三界兵器谱》编成那天,张兴东让人把它刻在南天门的石壁上。最显眼的不是神兵利器,是那杆锈戟,旁边写着:"兵器的威,不在利,在护;兵器的名,不在响,在义。"
黑风怪带着山神们来观礼,他手里的铁叉缠着布条,说是怕叉尖伤着小动物。东海的敖丙扛着那杆"护海"枪,枪杆上多了道新的划痕——是他为了救落水的凡人,用枪杆挡住礁石留下的。
张兴东站在石壁前,看着往来的仙凡对着兵器谱驻足,忽然想起自己在凡间的第一把刀。那刀现在还挂在泗水的祠堂里,刀鞘上刻着村民的名字,每个名字旁边都有个小故事:谁用它劈过柴火,谁用它吓退过恶狼,谁用它给难产的妇人劈过门板......
"陛下,"太白金星终于懂了,"原来最好的兵器,是藏在心里的那份守护。"
张兴东望着三界的方向,那里有农夫挥着锄头,有侠客佩着长剑,有母亲握着菜刀,每个身影都平凡,却都在用自己的"兵器"守护着什么。他笑了,觉得这才是兵器最该有的模样——不是高高在上的威慑,是融入生活的温暖。
五、止戈为武
千年后的蟠桃会,瑶池的演武场上不再比拼神兵,而是凡人的武艺。有老农表演扁担功,能挑着千斤粮稳如泰山;有渔女展示鱼叉术,叉尖能接住飞虫;连最文弱的书生,都能用毛笔杆点倒来犯的恶犬。
张兴东坐在主位,看着黑风怪教小山神们用叉,敖丙带着小龙子们练枪,忽然对身边的众仙说:"你们看,这些没有法力的兵器,却比任何法宝都可靠。"
正说着,西天传来佛光。如来佛祖捧着本《金刚经》走来,笑道:"陛下的《三界兵器谱》,比我的经文更能度化众生。"
张兴东接过经书,在扉页写下"止戈为武"四个字:"佛祖的经,讲的是慈悲;朕的兵器谱,讲的是用力量守护慈悲。其实是一回事。"
佛祖大笑,指尖在兵器谱的石壁上一点,那些兵器的影子突然活了过来:锈戟化作护城的卫兵,菜刀变成喂药的汤勺,鱼叉成了救难的小船,每样兵器都在做着守护的事,没有一样在杀戮。
众仙看得痴了。张兴东望着这一幕,忽然解下腰间的刀,递给身边的小仙童:"你看,刀在好人手里是护具,在坏人手里才是凶器。所以真正该修的不是兵器,是握兵器的心。"
小仙童接过刀,学着玉帝的样子把刀鞘贴在胸口,忽然觉得那冰冷的铁壳里,藏着颗温热的心。
很多年后,三界的生灵都忘了那些镶金嵌玉的神兵,却记得南天门石壁上的兵器谱。他们说,那位从凡间来的玉帝,教会了大家最厉害的武艺——不是怎么挥刀弄枪,是为何而挥,为谁而用。
而张兴东偶尔还会去凡间,看农夫挥锄头,看母亲切菜,看侠客的剑鞘映着夕阳。他知道,这些平凡的"刀枪剑戟"里,藏着三界最安稳的力量,就像当年他握在手里的那把生锈铁刀,虽不锋利,却足够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