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4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之修行成无极大道!(第2页)
四、无极证道
张兴东坐上凌霄宝殿的那日,天地间响起大道之音。他望着阶下众仙,忽然想起云中子的话:“道在蝼蚁,在稊稗,在瓦甓,在屎溺。”于是他拆了宝殿的金砖,散给凡间修桥铺路;撤去仙官的仪仗,让众神轮流到人间体验疾苦。
有仙官不满:“玉帝当有威严,岂能如此随性?”张兴东笑指殿外:“你看那太阳,从不多言,却普照万物;你看那大地,从无傲气,却承载众生。这才是无极大道。”
他在位三千年,三界无战事,人间少灾祸。有次瑶池蟠桃会,赤脚大仙喝醉了问他:“陛下如今修为已是三界之巅,还修什么?”张兴东望向人间炊烟:“修一颗不忘本的心。”
话音落时,他周身忽然升起混沌之气,与天地融为一体。众仙只见宝座上留下一件粗布麻衣,而人间的田埂上,多了个帮老农插秧的身影;云端的彩虹里,藏着双注视苍生的眼睛。
太上老君抚掌而叹:“这才是真正的无极——无形无象,却无处不在;至高无上,仍心怀芥子。”此后三界再无人称他张兴东,都唤他玉皇大帝,可每逢清明,张家村的老槐树下,总会多出一抔带着泥土气息的新土。玉皇大帝张兴东之修成无极大道
一、微尘立志洪荒浩渺,天地未分之际,有一点灵光自混沌中坠向凡尘。那灵光裹着团微弱的意识,在中州地界的张家村落地时,正撞见个接生婆用断了齿的铜剪剪断脐带——这便是张兴东的降生。
他自幼异于常人。别家孩童还在学说话时,他已能指着星空说出北斗的名字;少年时上山砍柴,总爱在崖边静坐,看晨露从草叶滚落,竟能悟出“柔弱胜刚强”的道理。十八岁那年,一场黑风卷着瘟疫掠过村庄,他眼睁睁看着将他养大的婶娘咳出黑血,临终前还攥着半块麦饼往他手里塞。
“天道何在?”张兴东跪在坟前烧纸,火焰突然化作青鸾,驮着个白衣道人落在他面前。道人拂尘一扫,坟头竟冒出新绿,“天道不在云端,在人心。”他指尖在张兴东眉心一点,无数符文如星子炸开,“吾乃清虚真人,见你有悲悯根骨,可愿随我修行?”
张兴东望着村里此起彼伏的哭声,将砍柴刀插进泥土:“我要学的不是长生,是护佑。”
二、红尘炼心
终南山的洞府里,张兴东一住便是百年。白日里他挑水劈柴,将道家典籍抄录在树皮上;夜里便在月光下吐纳,看灵气如游鱼钻进四肢百骸。清虚真人从不多言,只在他心浮气躁时,让他去看管洞前那株千年古松。
那松树遭过雷劈,半边枝干焦黑如炭,却在来年春天抽出新绿。张兴东守了三年,终于明白:“道不是避世,是在残缺里寻生机。”
下山那日,清虚真人赠他三样东西:一把用松针炼的木剑,一件缝补过七次的布衣,还有句话——“斩妖易,渡人难”。
彼时人间正值共工怒撞不周山,天塌西北,地陷东南。洪水裹着凶兽肆虐,灾民在树梢上哭嚎。张兴东踏水而行,木剑挥出时不是杀招,而是化作千万根藤蔓,将漂浮的尸体轻轻托起,送向高地安葬。有只九头蛇怪要吞吃孩童,他没有硬拼,反倒坐在蛇怪面前讲起洪荒旧事:“你本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灵物,怎成了害命的妖魔?”
七日后,蛇怪竟驮着灾民往高地游去,九颗头颅轮流喷水,在洪水里冲出通路。张兴东望着蛇怪背上绽放的水花,忽然悟了“仁”字真意——所谓慈悲,不是施舍,是唤醒对方心底的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