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5章 琴剑游龙张银龙(第2页)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屠三的铁尺在晨光里泛着乌光,尺身上的倒刺清晰可见:“托您的福,捡了条小命。”他舔了舔嘴角,露出黄黑的牙齿,“教主说了,只要交出剑谱,不仅饶您不死,还让您回总坛当左护法。” “墨天行倒是记性好。”张银龙的指尖在琴弦上一挑,一根琴弦如灵蛇般弹出,缠住铁尺的七寸,“可惜我这双手,只会弹琴练剑,不会再沾血腥。”
铁尺突然迸出三道毒针,张银龙侧身避开时,琴弦已如刀般割向屠三的咽喉。沈青砚突然喊道:“小心!”他将青铜小剑掷出去,正好打在铁尺的机关上,毒针顿时偏了方向。
“好小子!”屠三被小剑逼得后退半步,铁尺横扫过来,“连你一起杀!”
张银龙的古琴突然竖起来,琴面的漆层剥落处露出冷冽的寒光——这把“断水”琴本是用玄铁混合紫檀木所制,琴身中空处藏着七柄寸许长的剑,弦动剑出,正是他独创的“琴心七剑”。
第一剑“轻鸿”削断铁尺时,第二剑“流萤”已抵住屠三的咽喉。屠三的瞳孔骤然收缩:“你……”
“告诉墨天行,”张银龙的声音比湖水还冷,“剑谱在我身上,有种就来抢。”
屠三的尸体沉入湖底时,沈青砚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抖。张银龙递给他个水囊:“怕了?”
“不怕!”沈青砚仰头灌了口水,水顺着嘴角流到衣襟上,“我就是觉得,他的血弄脏了这湖水。”
张银龙望着远处渐显的山峦,那是终南山的方向。二十年前他们师兄弟在山上种下的桃树,如今该长得比人高了。他忽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:“《山河剑谱》藏着天下兴亡的秘密,若落入恶人之手,江湖必遭浩劫。”
“先生,”沈青砚摸着怀里的青铜小剑,“爹爹的信里说剑谱藏在……”
“嘘——”张银龙按住他的嘴,耳朵贴向船板。水下传来细微的搅动声,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跟着船尾。他抓起琴弦往水里一探,拉起时弦上缠着片黑色的鳞甲,边缘锋利如刀。
“是墨天行的‘黑水玄蛇’。”张银龙的脸色沉了下来,“这东西能追着血腥味跑十里地,看来屠三临死前放了信号。”
船突然剧烈摇晃,船底传来“咔嚓”的断裂声。沈青砚被甩到船舷边,眼看就要落水,张银龙的琴弦突然缠上他的腰,将他拉回怀里时,整艘船已从中间裂开。
玄蛇的头露出水面时,比水缸还粗,两只灯笼大的眼睛里满是凶光。张银龙抱着沈青砚踏水而行,古琴在他手中化作盾牌,挡住玄蛇喷出的毒雾:“青砚,抓稳了!”
他足尖在水面一点,带着沈青砚掠出三丈远,同时弹出三柄剑。“琴心七剑”中的“穿杨”“破竹”“裂石”同时刺入玄蛇的七寸,黑水喷涌而出时,他已带着沈青砚落在岸边。
沈青砚趴在地上干呕,看着玄蛇的尸体沉入湖底,突然抓住张银龙的衣袖:“先生,你的手!”
张银龙的左手背上,被毒雾熏出了片黑紫色的印记,正顺着血管往上蔓延。他咬着牙用琴弦勒住手腕:“无妨,这点毒还奈何不了我。”
远处传来马蹄声,尘烟里隐约可见魔教的黑旗。张银龙背起沈青砚往山林里跑,身后的呼喊声越来越近,他忽然想起师兄当年总说:“银龙,你跑起来像阵风,就是琴声太急,少了点人情味。”
那时他总笑师兄啰嗦,如今才明白,有些牵挂,会让脚步变得沉重,也会让琴声变得温柔。
第三章 桃花旧影深
终南山的桃花开得正盛,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路上,像铺了层厚厚的雪。张银龙的毒已经解了大半,沈青砚采来的“清露草”正好克制玄蛇的毒液,只是左手还不能完全伸直。
“前面就是桃花坞了。”沈青砚指着不远处的竹楼,楼前的桃树下有个石桌,“爹爹说,他和您小时候总在这里练剑。”
竹楼的门虚掩着,推门时扬起一阵灰尘。屋里的陈设和二十年前几乎一样,墙上还挂着师父手书的“剑胆琴心”四个字,只是纸边已经泛黄。
张银龙的目光落在墙角的琴架上,那里本该放着师父传给他的“鸣玉”琴。当年洛阳城破前,他就是用这把琴弹奏《广陵散》,引开了大半魔教教徒。
“先生,你看这个!”沈青砚在床底拖出个木箱,打开时里面露出件褪色的青衫,衣角绣着半朵莲,正好能和他的玉佩对上。
箱底还有本泛黄的剑谱,封面上的“凤舞九天”四个字是师兄的笔迹。张银龙翻到最后一页,发现夹着张画,画上是两个少年在桃树下练剑,高个的那个举着剑笑,矮个的抱着琴皱眉,旁边题着行小字:“银龙十三岁,初悟剑意。”
他的指尖拂过画中人的脸,忽然听见院外传来脚步声。沈青砚慌忙把剑谱塞进怀里,张银龙却按住他的手,将琴横在膝上:“别怕,是故人。”
脚步声停在门口,一个穿着素色衣裙的女子站在桃花树下,手里提着个食盒。她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,眼角的皱纹里还能看出当年的模样——是师父的小女儿,苏婉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