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6章 武林盟主武维之(第2页)
“师父,当年苏师叔坠崖后,您派人搜了三个月都没找到尸骨,”林晚晴扶着岩壁,声音有些发颤,“会不会……”
“他若还活着,为何不现身?”武维之打断她,目光落在崖边那棵歪脖子松树上。十年前,他就是在这里捡到苏慕白的佩剑“玉箫剑”。
两人下到崖底时,已是黄昏。瘴气散去些,露出满地嶙峋的怪石。武维之蹲下身,拨开乱石丛中的杂草——那里有个模糊的山洞,洞口被藤蔓遮掩,若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。
“是这里。”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,“当年搜山时,竟没发现这个洞。”
林晚晴拔剑斩断藤蔓,一股霉味扑面而来。洞内并不深,角落里堆着些干草,草上放着个褪色的包袱。武维之打开包袱,里面是件破烂的月白长衫,正是苏慕白常穿的那件,还有半块啃剩的干粮,早已硬如石块。
“看来师叔当年确实没死,”林晚晴拿起长衫,忽然指着衣襟内侧,“师父您看!”
那里用鲜血写着三个字:“幽冥现”,字迹潦草,像是临死前写的。武维之的指尖抚过那干涸的血迹,忽然想起苏慕白坠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:“师兄,幽冥教没死绝,他们藏在……”
“藏在哪里?”林晚晴追问。
武维之没说话,目光扫过洞内的石壁。在洞最深处,他发现了几道浅浅的刻痕,像是用剑尖划的。仔细辨认,竟是幅简易的地图,标注着黄山附近的地形,而地图的终点,是三十里外的“落霞寺”。
“落霞寺?”林晚晴皱眉,“那不是座废弃的古寺吗?三年前被一场大火烧了,据说连和尚都逃光了。”
“去看看。”武维之将地图拓在纸上,起身时注意到草堆里有枚玉佩,玉质温润,上面刻着朵白梅——那是师门的信物,他和苏慕白各有一枚。
落霞寺的断壁残垣在月光下像头沉默的巨兽。武维之推开虚掩的山门,脚下的焦土发出“咯吱”声。正殿的佛像已被烧得只剩半截,佛龛前却摆着个崭新的香炉,里面的香灰还是热的。
“有人来过。”林晚晴握紧剑柄,警惕地环顾四周。
武维之走到佛像后,发现墙壁上有块砖是松动的。他按动砖块,整面墙竟缓缓移开,露出条黑漆漆的密道。密道里飘出淡淡的檀香,和苏慕白最爱的“凝神香”味道一样。
“师父,小心有诈。”林晚晴点亮火折子,率先走了进去。
密道尽头是间石室,石桌上摆着棋盘,黑白子正下到中盘,旁边还温着壶酒,酒气醇厚,正是苏慕白最爱的“女儿红”。武维之拿起一枚黑子,指尖突然顿住——棋盘下压着本账簿,封面上写着“幽冥教总账”。
翻开账簿,里面的字迹赫然是苏慕白的!上面详细记录着幽冥教近年来的活动:何时劫了哪批货,何时杀了哪个官员,甚至连分舵的位置和负责人都写得清清楚楚。而最后一页,画着个诡异的图腾,像只展翅的蝙蝠,下面注着三个字:“总坛在”。
“总坛在哪里?”林晚晴急道。
武维之的目光落在图腾的翅膀上,那里用极细的笔写着行小字:“月圆之夜,七星连珠,映潭中影。”他猛地抬头,想起黄山脚下有个“七星潭”,传说潭水在月圆时能映出北斗七星。
“明日便是十五。”他合起账簿,“去七星潭。”
两人刚走出密道,就听见寺外传来马蹄声。武维之吹灭火折子,拉着林晚晴躲进佛像后。山门被推开,十几个黑衣人走了进来,为首那人穿着件紫袍,脸上戴着青铜面具。
“教主,落霞寺搜过了,没发现账簿。”一个黑衣人躬身道。
紫袍人没说话,走到佛像前,指尖轻轻敲了敲佛龛。武维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——他刚才没把密道的墙壁推回去!
“看来,有人比我们先到。”紫袍人的声音经过面具过滤,变得嘶哑难听,“武维之倒是比我想的聪明。”
林晚晴猛地握紧剑柄,被武维之按住。他认出紫袍人腰间的玉佩,和赵长风描述的一模一样,正是师门的白梅佩!
“去七星潭。”紫袍人转身离去,“他一定会去那里。”
黑衣人走后,林晚晴才敢喘气:“师父,那人是……”
“不知道,但他认识我。”武维之望着紫袍人离去的方向,“而且,他也有白梅佩。”
月光下,七星潭的水面泛着银光。武维之和林晚晴躲在潭边的芦苇丛里,看着潭水中倒映的北斗七星,与账簿上的图腾渐渐重合。
“看潭底!”林晚晴指着水面。
随着月上中天,潭底竟浮现出个发光的图案,正是幽冥教的蝙蝠图腾!而图腾的眼睛位置,对应着岸边的两块巨石。
武维之走到巨石前,发现上面各有个凹槽,形状正好能放下半枚玉佩。他掏出从断魂崖捡到的那枚,又让林晚晴解下自己的佩剑——她的剑穗上挂着半枚白梅佩,是当年苏慕白送她的拜师礼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将两半玉佩嵌入凹槽,巨石突然发出“轰隆”声,缓缓向两侧移开,露出个通往地下的石阶。 “这就是总坛入口?”林晚晴惊讶道。
武维之点头,正要下去,却听见身后传来掌声。紫袍人带着黑衣人站在潭边,面具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