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衣素食行江湖 作品

第529章 异乡水土(第2页)

不用侍者介绍,钱小姐自己和和孩子们介绍起了酒店里可以看到外滩的景色、有四间高级餐厅和酒吧,水疗中心、室内恒温泳池和健身房等等设施。

管花盆觉得钱小姐对上海驾轻就熟。

钱小姐提议去吃本帮私房菜。

先上的开胃菜是一道野菜石榴果。用一只小小的紫红色陶罐,浸在高汤里端上来的。这是按位上的,每人一罐,每罐一只。

外形和我们自己家常做的福袋类似。外皮以百叶皮制成,里面的馅料用了马兰头和荠菜、少量菠菜,以及香菇和木耳碎提香。

味道清爽适中,管芬私下里想,这大概是为了衬托后面其他浓油赤酱的菜吧。

现在管芬也和丽芳一样,养成了品菜的习惯。就是每次在外面吃饭,都会细细品味每道菜的用料,猜测它的制做工艺。

第二道菜是响油鳝丝。

顾名思义,端上来的时候,淋上去的热油还滋滋冒着响。鳝丝是去骨的,外面包裹着一层浓郁的酱料,给人第一感觉口味很重。

吃之前,用公筷拌了一下,让淋下去的油能均匀公布,每一根鳝丝都油润。

入口软硬度正好,带着些嚼劲,之前听说上海菜偏甜,但现在吃到并不是太甜,先是酱香和微咸,后味才带出甜味来。

不知是否做过改良了。

第三道红烧肉就体现出了上海菜的甜来。

这边做的红烧肉比管芬自己做的汁要更浓郁,厚厚的包裹在肉块上,肉块实际上偏暗红,但在灯光下,肥肉部分红里透出油脂的丰腴透明质感。真有一种肤若凝脂的美好。

它应该加了一点点白酒增香,现在很多猪肉如果处理不好,会有一股腥味,但这个红烧肉完全没有。

肥肉部分入口即化,瘦肉则还带了一点点嚼头,经过嚼咀后很快便化渣了。

对于能接受肥肉的人来说,是口福。

钱小姐和两个孩子都很爱吃。似乎许多小孩都爱吃带酸甜口的东西。

臭豆腐。没错,上海也有臭豆腐,不同于长沙那种黑色臭豆腐,这里的臭豆腐是炸到金黄色的。外皮也是酥的,里面软嫩,但没有长沙的臭豆腐味道那么明显。那股味道还在口齿间就淡淡飘散了,未能抵达鼻喉。

四喜烤麸。感觉和红烧面筋的味道区别不大。

另外还点了炒大肠、酱爆肝尖、蟹粉豆腐、红烧鮰鱼。味道不一而论,总的来说多数菜上面都裹着红亮厚重的芡汁。

饭后,在外滩散步。

人很多,管芬觉得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尽量抬头或远眺,减少低头或近看。

也许因为高楼密集,所以灯光格外的绚丽多彩。但一低头,入眼全是人,需要在人缝里看景。

不过,吹着凉爽的江风,感受一下十里洋场的风华和鳞次栉比的高楼与一片光华,随便消消食,还是挺好的。

也许是因为期待过高,导致有差距,没有太多惊艳。

早早的就散着步回酒店。愉快的一天结束了。

钱小姐让今晚早点休息,明天早上六点半起床,吃完早餐去参观复旦大学的邯郸校区。这是复旦大学的本部。

邯郸校区的占地面积有一千三百多亩。听起来是不是比清北小多了?那是因为它分了四个校区。这只是最早的校区。

梧桐、红楼、林荫,几乎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它复古的文化气息。

不说光华楼,只想说楼前的大草坪。在八月阳光的照耀下,草坪绿得发光发亮,周围树木环绕,洋溢着浪漫气息。

哪怕一门之隔就是闹市,却能让人在踏入校园的那一刻,心马上就安静下来。

这应该就是把校园比喻为象牙塔的原因吧。不受世俗干扰与牵绊,能让人潜心修学的地方。

名校的意义是什么?除了培养一代又一代各行各业的尖端人才,从事各种学术研究外,还承托着国人的文化自信,彰显民族的文化底蕴。

或许,当晚课的世纪钟声响起,充满青春活力的学子们和满腹经伦的教师们从容步入教室的时候,才是这所校园最美丽的时刻吧?

钱小姐对这所学校的印象似乎更好。

将要离去的时候,她回转身,久久凝望着眼前的校园,对身边站着的一儿一女说:“其实妈妈并不希望你们出国。我更希望你们兄妹俩以后能走进这所校园,在这里度过你们最好的青春年华。”

她仰着头,美丽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校园内,漂亮的脸上写满了希望和憧憬。

管芬并不知道这所学校之于钱小姐的意义。两个孩子也不知道。

他们兄妹俩只是对视一眼,腼腆一笑。

下午参观了另外一所,晚饭后去了南京路,这里是以前的英租界。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。

钱小姐说这条路的尽头就是静安寺。

这里人流量也很大,但还不至于挨挨挤挤。大家素质都比较高,拍照的拍照,录像的录像,井然有序的慢慢悠悠逛着。

听说上海人精致,大概管芬这两天看到的多数也是外地游客吧。穿着仍以时尚休闲为主。

才逛了不到半个小时,君君就用手捂着肚子不肯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