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帝心叩问
京师的瘟疫,在吴又可、袁班等人的全力施救和崇祯皇帝不计成本的支持下,总算是初步得到了遏制,新增的病例开始减少,城内令人窒息的恐慌气氛也稍稍缓解。
这一日,吴又可入宫向崇祯汇报防疫的最新进展以及后续的计划。看着眼前这位虽然身着布衣、却目光清澈、言辞恳切的医者,崇祯心中感慨万千。这段时间以来,正是依靠着吴又可的《瘟疫论》和他的实践,才让京师避免了更可怕的灾难。
汇报完毕,崇祯却没有立刻让吴又可退下,反而沉默了片刻,忽然用一种带着几分疲惫和探寻的语气问道:“吴先生,你走南闯北,见多识广,又深谙医理,能察人所不能察。依你之见……我大明,如今这般光景,是否……是否已病入膏肓,无药可救了?” 他问出这句话时,心中竟也有些忐忑,仿佛在等待一个最终的判决。
吴又可显然没料到皇帝会问出如此直白、甚至可以说是“大不敬”的问题。他愣了一下,随即沉吟片刻,才谨慎地躬身答道:“陛下,恕草民直言。大明朝立国二百余载,积弊已深,非一日之寒。如同一个身患沉疴之人,五脏六腑皆已受损,若想仅凭几副猛药便要其立刻痊愈,恐是欲速则不达,甚至可能虚不受补,反而伤及元气。”
他抬起头,迎着皇帝的目光,继续道:“然则,古语亦云,乱世需用重典,沉疴亦需猛药。若只是温吞调理,无异于坐以待毙。依草民浅见,为今之计,唯有先寻准病根所在,辨明其虚实轻重,然后……效仿医家‘以毒攻毒’之法,用雷霆手段,祛除那最要命的病灶,或许……尚能搏得一线生机。”
“以毒攻毒……” 崇祯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。“先生所言,深合朕意!” 他点了点头,“朕如今所为,正是如此!朕就是要用这厂卫之‘毒’,去攻那些贪官污吏、党争内耗、国贼奸商之‘毒’!朕信得过先生,不仅信先生的医术能救万民,更信先生这份洞察世情、敢言真话的胆识!” 他感觉,与这位来自民间的医者之间,似乎有着一种超越君臣、近乎知己般的默契。
----------
就在与吴又可这番对话后不久,关于高杰在宣府镇大破建奴的详细捷报,也正式送抵了京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