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布局深远(第2页)
“臣……臣……领旨谢恩……” 党崇雅用蚊子般的声音应道。
----------
朝堂之上,目睹了这戏剧性一幕的官员们,更是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冯铨和魏藻德交换了一个眼神,随即心照不宣地出班,对着几乎站立不稳的党崇雅,虚伪地拱手道:“恭喜党大人!贺喜党大人!得蒙圣恩,委此方面重任,巡按山东,监察百官,定能不负陛下所托,为国尽忠!”
而那些与党崇雅同属东林一系的官员,则是彻底陷入了震惊与恐惧之中!皇帝这一手,实在是太……难以预测了!他到底想干什么?是真的要放过党崇雅?还是想借孔家和刘泽清的手,除掉他?亦或是……以此来分化瓦解他们?他们完全看不透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思了!这种未知的恐惧,比直接的杀戮,更让他们感到不安。
崇祯看着底下百官那各异的神情,心中暗自冷笑。他就是要这种效果!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摸不清他的底牌,猜不透他的意图!他就是要用这种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方式,来打压东林党,来掌控朝局!让那些自以为是的“清流”们,永远活在猜忌和恐惧之中,再也无法形成合力来对抗自己!
----------
敲打了东林,立了威,崇祯又将话题转向了实际的政务改革。
“再议一事!” 他看向工部和兵部的官员,“我朝军械制造,向由兵仗局、军器司分管。然两司并立,职能重叠,官员冗杂,互相推诿,耗费巨大,所造军械却往往粗劣不堪,远逊于建奴!此弊端,必须革除!”
“朕意,即日起,合并兵仗局、军器司,裁汰其中所有无用、低效之官员!另设‘工仗局’,归于工部尚书冯铨统一管辖!此局,不仅要负责军器监造、革新改良,更要广纳天下能工巧匠,收集、推广各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器械、工艺!朕要让大明的工匠精神,重放光彩!”
他又特别提到:“朕听闻,江西有布衣宋应星,着有《天工开物》一书,详述农工百艺,图文并茂,实乃经世致用之奇书!此等大才,岂可埋没于乡野?!待其奉朕先前诏令抵京之后,冯爱卿务必以国士之礼相待,委以重任,让其在工仗局中,一展所长!” 他用这种方式,表达了对实用技术和专业人才的重视。
----------
处理完工部之事,内阁大学士蒋德璟出班,呈上了一份来自辽东的紧急奏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