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罪己誓师(第2页)
最后,圣旨以一句铿锵有力的誓言结尾:“……朕在此立誓!与诸将士同心同德,共赴国难!不破楼兰终不还!大明中兴,必在朕躬!钦此!”
当最后一个字落下,整个大校场先是经历了短暂的、令人窒息的沉默,随即,如同火山爆发一般,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!
“吾皇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“陛下圣明!!”
“愿为陛下效死!!”
数万将士和百姓,如同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感染,纷纷跪倒在地,朝着检阅台的方向,拼命地磕头,放声呐喊!许多人早已是泪流满面!皇帝的自责,皇帝的誓言,皇帝的承诺……这一切,都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内心最柔软、也最渴望被触及的地方!军心、民心,在这一刻,似乎前所未有地凝聚在了一起!
就连站在检阅台一角、被特许观礼的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等人,也被眼前这宏大而充满感染力的场面所震撼!他们看着那位年轻的、在承认自身过失后又发出如此坚定誓言的东方帝王,看着底下那如同潮水般跪拜、山呼万岁的军民,眼中充满了惊叹:“不可思议……这位大明皇帝,拥有着他的人民和军队如此狂热的拥戴!或许……这个古老的帝国,真的还有希望?”
----------
崇祯皇帝站在高台之上,俯视着底下那激动的人潮,听着那震耳欲聋的“万岁”呼喊,心中也是感慨万千。他知道,自崇祯十七年以来的种种铁腕手段,早已让他背负了“暴君”、“酷吏”的骂名。但他也知道,仅仅依靠恐惧和杀戮,是无法真正凝聚人心的。适当的示弱(罪己),真诚的承诺(新政),以及共同的愿景(重振大明),同样重要。
他看到,京师的秩序,在三厂一卫的强力整顿下,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。地痞无赖少了,官员们至少表面上收敛了,民心也因近期的捷报和初步的安抚措施而有所回暖。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“恩威并施”的策略。
----------
随着崇祯皇帝一声令下,大校场上的实战演练正式开始!
十几门红夷大炮(神威大将军炮)率先发出怒吼,炮弹呼啸着飞向远处的靶标,激起漫天尘土!紧接着,数千名步弓手挽弓搭箭,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般落下!随后,又是数千名火铳手,排成整齐的三段队列,依次上前,举铳、瞄准、击发!硝烟弥漫,铳声震耳!最后,是数个营的长枪兵方阵,在军官的号令下,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,端着寒光闪闪的长枪,发起了模拟冲锋!他们不断变换着阵型,时而方圆,时而雁行,演练着刺杀、格挡等技艺,虽然动作尚不算完美,但那份纪律性和肃杀之气,已远非昔日可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