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

第229章 逼迫(第2页)

当地的士绅地主们,以及那些手握兵权的地方军将们,个个如惊弓之鸟!他们虽然名义上还打着大明朝廷的旗号,领着朝廷的俸禄,但实际上,他们心中最看重的,永远是自身的安危和家族的产业!至于什么“忠君爱国”、“保境安民”,早已被抛诸脑后!

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,随着陈奇瑜总督五省军务,并在固关一线布下重兵,他们向西逃往陕西的退路,已被彻底封锁!前有如狼似虎的李自成大军,后有同样不好招惹的朝廷重兵,南逃……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!

于是,在李自成兵出潼关的消息得到确认之后,河南等地的大小官员、将领、士绅,纷纷拖家带口,卷起细软,如同逃难一般,争先恐后地涌向了相对“安全”的武昌府——那里,有拥兵十数万、名义上还是大明宁南伯的左良玉坐镇!他们都想借着左良玉这棵“大树”,来躲避这场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!

一时间,武昌城内外,车水马龙,人满为患,各地溃兵、散勇、以及逃难的官绅家眷,将这座九省通衢的重镇,挤得水泄不通!

左良玉的左营兵马,对于这些前来投奔的同僚,表面上自然是热情接纳,好酒好肉招待。但左良玉心中却跟明镜似的,这些人哪里是来“共赴国难”的?分明是来避难、来拖累自己的!

----------

宁南伯府,帅帐之内。

左良玉召集麾下主要将领,商议如何应对李自成再次东征的“危局”。

“诸位,” 左良玉慢条斯理地开口,语气中听不出丝毫的紧张,“闯贼再次东出,其势汹汹。朝廷那边……怕是又顶不住了。我等身为大明臣子,理应为国分忧。只是……”

他话锋一转,脸上露出为难之色:“只是,我湖广之地,军务亦是异常繁重啊!西南边陲的土司近来屡屡作乱,牵制了我军大量兵力。将士们连年征战,早已疲惫不堪,粮饷也多有不济……实在……实在是分身乏术,难以立刻北上迎敌啊!”

他又补充了一句:“况且,朝廷至今也未曾发下正式的征调檄文,也无明确的旨意命我部北上。本帅也不好擅自兴兵,以免……打乱了陛下的全盘部署,那罪过可就大了!” 他三言两语,便将不出兵的理由,说得冠冕堂皇,滴水不漏。

帐下诸将闻言,大多心领神会,纷纷附和。

然而,就在此时,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突然响起!只见坐在末席的黄州总兵马爌(此人或为新近归附左良玉,或与左营将领素有不睦),猛地站起身来,对着左良玉,毫不客气地质问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