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2章 天倾(第2页)
他们……他们从自己下令查抄八大晋商的那一刻起,恐怕就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动向,并开始暗中准备反制了吧?!
----------
这场惊天动地的爆炸,便是他们对朕、对朝廷新政,最为强烈、也最为血腥的回应!
崇祯的眼中,闪烁着冰冷的、如同要噬人的火焰!他明白,对于这些商人、这些财阀而言,让他们吐出一些银子,去“孝敬”那些可以为他们提供庇护的文官,他们尚可接受。但若要从根本上触动他们的商业利益,要将他们那套行之有效的、盘根错节的避税、走私、垄断体系彻底打破,那便是……难以容忍的!是必须要用最极端的方式,来反击的!
而他们选择在此时此刻,用这种近乎于“玉石俱焚”的方式,来制造这场“意外”,其政治目的,更是昭然若揭!——若朕崇祯,不幸也在这场“意外”中龙驭上宾,或是……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吓破了胆,无力再推行新政。那么,皇位自然会由年幼的太子朱慈烺继承。而朱慈烺身边那些东林余孽和江南士绅的代表,便可趁机辅政,名正言顺地废黜所有新政,让一切……都回到对他们最为有利的旧有轨道之上!
好算计!好狠毒的算计!
----------
崇祯的脑海中,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另一个时空里,那场同样发生在京师、同样疑点重重、也同样造成了巨大伤亡的——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!
史书记载,那场大爆炸,威力无比,死伤数万,至今仍是未解之谜。但后世亦有诸多猜测,认为那场爆炸,与当时天启皇帝朱由校重用宦官魏忠贤,推行矿税、商税等政策,以充实内帑、对抗东林党文官集团的激烈斗争,有着莫大的关联!
天启皇帝朱由校……那个在历史上被东林党人描绘成只知沉迷于木工、不理朝政的“木匠皇帝”……他真的……只是个昏聩无能的傀儡吗?还是说,他那看似“不务正业”的背后,其实隐藏着一种更为高明、也更为无奈的政治智慧——既然无法直接掌控被文官集团把持的朝政,便索性放手,任由魏忠贤等内廷宦官,去充当自己手中的“刀”,去与那些士大夫们争夺财权、打压异己?
而天启皇帝的最终离奇死亡,以及他临终前那句意味深长的遗言——“魏忠贤恪谨忠贞,可计大事”——是否也是一场早已被精心策划的阴谋?用自己的死,来平息文官集团的怒火,再将所有的罪责,都推到魏忠贤这个“替罪羊”的身上,从而为自己的弟弟顺利继位,扫清障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