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

第3章 孤弦断胡笳(第2页)

声音发颤却清晰,"上面写着'遇铃三声,开仓放粮',是您父亲与我阿爹约定的密符。"

李陵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痛楚:"原来老陈……"

他喉结滚动,伸手想去接兵符,却被雁娘避开。

她从衣襟里掏出半片焦黑木牍,父亲驿站的铜铃纹在极昼下忽明忽暗:"阿爹说,这木牍能让汉家的马在胡地认路,当年您遗失的另半片,就在匈奴左贤王的猎帐里。"

冰原上突然刮起干冷的风,吹得李陵的旌旗猎猎作响。

雁娘突然转身,背对着我们擦拭眼角,我看见她袖口的"驿"字刺青被泪水洇开,红得像团火——那是去年她用父亲的断刀血,在我掌心刺下"苏"字后,自己偷偷纹的。

当她再转身时,已换上惯常的镇定:"李将军若想归汉,明日申时,北海西南角的冰缝会有三长两短的铃响——那是汉地苜蓿发芽的声音。"

李陵离开时,往我手里塞了块碎玉,凉得像他的眼神:"这是从匈奴单于庭捡的,雁形纹路,和令堂的翡翠镯……"

话未说完就翻身上马,马蹄碾碎冰面时,我听见他低低说了句:"对不起,子卿,我终究没守住龙城的落日。"

雁娘望着他远去的背影,突然笑了,笑得眼泪都冻在脸上:"子卿哥哥,你记不记得?十三岁那年我偷穿你的戎装,你说我像个小校尉,可我在演武场画的匈奴文'平安',其实是老陈马夫教我的'粮道坐标'。"

她低头看着掌心血珠,"现在轮到我守着这些坐标,等汉家的马,踏着苜蓿回来。"

她蹲下身捡起骨刀,刀柄上的"生死相随"四字被风雪磨得发亮——那是北海第三年,她用匈奴战刀刻的。

我突然想起她藏在妆匣底层的《匈奴译语》,边角绣着的雁形纹,正是李陵碎玉上的图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