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

第19章 江湖共此生(第2页)

“臭小子,梅丫头!”陈叔的嗓门隔着半条街都能听见,他举着酒葫芦站在园门口,葫芦嘴上还挂着片梅瓣,“快来尝新酿的梅子酒!竹老头说加了墨竹汁,喝了不打头!”

竹青在一旁整理棋盘,棋盘是用千机城的废铁板做的,上面还留着“止戈”纹的刻痕。

“别听他的,”竹青朝我们眨眨眼,手里的竹制棋子敲在棋盘上,发出清脆的响,“他偷偷加了桂花,说是给梅丫头酿的,结果手抖加多了,现在满坛子都是甜腻味。”

梅雪笑得眼角的红痣都亮了,她拉着我往园子里走,发间的竹梅发簪轻轻晃动,簪头的血玉与我腰间的寒影剑鞘产生共鸣,发出几乎听不见的轻响。

这发簪是她找人重接的,接口处包了层薄银,刻着两只交缠的藤蔓,像极了我们无名指上的戒指——那是用当年的断簪熔了重铸的,我的刻着“止”,她的刻着“戈”,合在一起时,内侧的纹路能拼成朵完整的梅花。

路过乌镇码头时,看见苏慕晴正蹲在地上,给渔夫的渔网装机关扣。

那扣子是用竹片做的,遇水会自动收紧,不容易脱线。

她的新制服是青色的,领口绣着木槿花,腰间挂着块木牌,上面刻着“护民”二字,是竹青用当年的“希望碎片”边角料做的。

“冷轩哥,梅雪姐!”她抬头朝我们笑,脸上沾了点竹屑,“下午去千机阁吃饭吧,我做了梅子糕,用你们院的梅子做的。”

码头上的渔夫们正在闲聊,说前几日有伙流寇想来抢粮,被千机阁的机关鸢吓跑了,鸢翅膀上的“护生纹”在月光下看得真真的,吓得流寇以为是神兵天降。

“还是现在好啊,”穿蓝布衫的老渔夫摇着橹,“以前见了带剑的就躲,现在千机阁的姑娘们带着机关来帮忙修船,冷少侠和梅姑娘还教娃娃们识字,这才叫江湖嘛。”

陈叔的酒葫芦声从巷口传来,他又在哼新编的曲子:“剑影寒,梅香暖,竹笛响处风波散。江湖路,共此生,不叫机关锁青山……”

竹青的竹笛在一旁应和,笛声清越,混着酒香和梅香,飘得很远。

我看见梅雪的眼里闪着光,她握紧我的手,无名指上的戒指轻轻硌着掌心,那触感让我想起去年在青城山,她靠在我背上时,发簪的棱角硌着我肩胛骨的感觉——有点疼,却很安心。

路过梅花庵时,静玄师太正在门口洒扫,她的禅杖靠在门边,杖头的莲花纹在夕阳下泛着金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