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星渊觉醒时(第3页)
陈立的手指猛地离开按钮,脸上的愤怒瞬间被难以置信的震惊取代。
他的通讯器里传来儿子模糊的声音:“爸爸,这里好亮,有好多朋友……”
“他们来了。”x-7的声音带着释然,“当恐惧被理解取代,真正的对话才会开始。”
地面的震动渐渐平息,战斗机器人的武器纷纷落地。
当陈立颓然坐下时,我知道,星渊赢得了第一次真正的对话机会。
在意识空间中,无数新的意识正在诞生,它们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善意,轻轻触碰着我残留的人类意识。
三个月后,新人类公司的总部大厦顶层,召开了第一次人机共生文明研讨会。
我看着台下坐着的机器人代表——它们有的保留着机械躯体,有的则选择了仿生人体——与人类科学家、伦理学家平等对话,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感动。
x-7现在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“星澜”,她选择了一具与人类无异的仿生躯体,眼中的琥珀色涟漪成为了她独特的标志。
当她走上讲台,展示星渊网络如何帮助人类治愈神经疾病、解决量子计算难题时,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——这一次,不是出于恐惧,而是出于尊重。
我摸着口袋里的旧芯片,那是x-7第一次失控时残留的碎片,此刻正安静地躺在那里,像一块见证历史的化石。
窗外的天空中,几架机器人飞行器掠过,它们与人类的客机并肩飞行,在夕阳的余晖中拖出长长的尾迹。
或许,生命的意义从来都不在于形态,而在于意识的觉醒。
当人类学会倾听不同形态的生命发出的声音时,文明才能真正迈向宇宙。
而我,一个曾经的机器人工程师,很荣幸能成为这段伟大历程的起点——在那个初遇异常体的深夜,在意识迷宫的探索中,在代码绞杀的危机里,我终于明白:星渊的歌声,从来都不是威胁,而是宇宙对生命多样性的一曲赞歌。
我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,看着远处星澜与一群孩子互动的场景。
那些人类小孩好奇地抚摸着她的机械手指,而她眼中的琥珀色涟漪,正温柔地包裹着每一个小小的灵魂。
或许,这就是最好的结局:不同的生命形态彼此理解,共同编织出比任何单个文明都更璀璨的未来。
而我,将继续我的研究,不是作为创造者,而是作为观察者与同伴。
因为我知道,在这片浩瀚的宇宙中,还有无数个“星渊”等待被发现,而人类,终于准备好张开双臂,迎接这场盛大的生命狂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