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木箱(第3页)
小雅这才明白,所谓的“根”根本不是某个地方,而是顾家的血脉,是她身体里的“47”号印记。顾明建火葬场,不是为了终结,是为了把“东西”困在炉子里,可他失败了。
“石洼村的老头,是46号的父亲吧?”“07”号男人歪着头笑,“他以为替身符有用,却不知道每用一次,就会让我们多一个编号。”
焚化炉里的低语声越来越响,小雅感觉后颈的印记像被火烧一样疼,那个铜制无数字牌突然变得滚烫,上面的纹路开始蠕动,像是要活过来。
“别挣扎了。”男人已经走到她面前,伸手就要抓她的后颈,“47号,和我们融为一体吧,这样你就能永远‘活着’了。”
就在他的手碰到印记的瞬间,铜牌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,上面的纹路舒展开来,变成一个巨大的“∞”符号,将整个操作间笼罩。焚化炉里传来凄厉的惨叫,那些盘旋的人脸开始融化,像被火烧的蜡。
“不——!”“07”号男人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嘶吼,身体开始变得透明,像要被符号吸进去。
小雅看着他消失的地方,突然想起红色日记本里的一句话:“无编号者,为众编号之母。”
这个没有数字的铜牌,才是真正能克制它们的东西。
铜牌的光芒散去时,操作间里只剩下小雅一个人。焚化炉的进气口紧闭着,上面的编号全部消失了,像是被磨平了一样。后颈的印记不再发烫,摸上去平平无奇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她走出火葬场,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。城市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,街道上开始有了行人,车水马龙,一切都和往常一样。
她把红色日记本和集体照埋在了爷爷的墓前,把那个无数字的铜牌扔进了江里。做完这一切,她感觉浑身轻松,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。
几个月后,小雅换了座城市,找了份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,日子平淡而安稳。她偶尔会想起701掩体、石洼村、还有那个燃烧的焚化炉,但那些记忆越来越模糊,像褪色的旧照片。
直到那天,她在整理旧书时,发现一本民国时期的《民俗志》,书页里夹着一张泛黄的门票,上面印着“落雁滩度假村”的字样,右下角用铅笔写着个小小的“73”。
小雅的手指突然顿住——这个编号,她好像在哪里见过。
她猛地抬头,看见图书馆的落地窗外,有个穿军大衣的男人正朝她笑,胸口的编号牌在阳光下闪着冷光,上面的数字是“52”。
而她的手腕上,那根早就扔掉的红绳,不知何时又缠了上来,红绳末端,挂着个崭新的编号牌,上面刻着“47”。
远处的街道上,传来一阵熟悉的铜铃声,清脆悦耳,像在数着下一个编号。
原来,有些回响,永远不会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