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作品
第3章 “苦”
阿木的儿子长大后,没接杂货店的生意,反而考了医学院,成了镇上医院的医生。他总说,是小时候那股甘草糖的甜味,让他觉得“救死扶伤”是件温暖的事。
每年放假回家,他都会去后院看看那丛薄荷。石碾子还在,只是被岁月磨得更光滑了,碾盘上的纹路里,总像藏着点亮晶晶的东西,雨天是湿润的糖霜似的,晴天就变成细碎的光斑。
有年夏天,医院接收了个重症病人,高烧不退,嘴里一直喊着“苦”,试了多种药方都没用。年轻医生急得睡不着,半夜回到杂货店,坐在石碾子旁发呆。
月光落在薄荷丛上,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“咕噜”一声轻响——是石碾子自己转了半圈,碾盘上凭空多出几片甘草叶,还有颗融化了一半的红糖块,黏糊糊的,像当年李老板说的“熬坏的汤药”。
他猛地想起医书里那句“甘缓和中”,眼睛一亮,连夜赶回医院,在药方里加了味炙甘草。第二天一早,病人的烧果然退了,醒来后说:“夜里梦见有人给我喂糖,甜丝丝的,就不苦了。”
年轻医生回到家,在薄荷丛旁立了块小木牌,上面写着“顾先生之味”。他知道,这是顾医生在以另一种方式,继续着未竟的医道。
后来,杂货店改成了中医诊所,年轻医生在这里坐诊,专治那些觉得“药苦”的病人。他总在药方里加些甘草、饴糖,笑着说:“良药不一定苦口,得让身子先尝到甜,才肯好好治病。”
诊所的墙角,摆着那枚刻着“医”字的铜戒指,被擦得锃亮。有病人说,阴天时能看见戒指上凝着层水汽,像眼泪,又像露水;晴天时,戒指会反射出一道光,刚好落在石碾子上,像有人在碾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