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间风声 作品
第223章 橘白在年代(8)(第2页)
就这样,平均三天一口药水,调理了近三个月,刘杏儿的身体比之前可健康得多了。
不过,她自己反而没察觉什么不对劲儿,只觉得最近托猫猫的福,日常多了些荤腥,这身子骨可不就变好了吗?
刘杏儿身体好了,就想送春红去上学。
村里人们对孩子上学这种事,并不是很重视——城里那些念书的娃娃,不还是下乡当知青了吗?上学有啥用?
尤其是女娃子,在家里能当半个大人用,干啥去上学哟?
刘杏儿并不重男轻女,也不觉得读书没用,之前她没有送春红去上学的原因很简单,实在是顾不上。
村里的孩子,一般在八岁上学。可去年,春红八岁,她爹重病,大夫都说治不好了,她娘一听大夫说,人已经开始熬日子的时候,就干脆回了娘家,连女儿都没带。
刘杏儿是不死心的,她总想着,万一能治好呢?毕竟,那是她唯一的孩子,她放不下。
儿媳妇走了,刘杏儿不仅得下地干活,还得照顾病重的儿子和刚满一岁的孙女,就算春红懂事,一直帮忙,每天也要累个半死。
等儿子去世,她自己就病了,要不是听到春红带着春霞在她身边哭,她当时就不想活了。
好不容易咬牙撑了过来,哪里还顾得上让春红上学的事儿?
也就是今年,她渐渐从悲伤里走出来,有了赵卫红的租金和猫猫的帮衬,日子比之前强了,她也想起这事儿来了,就要送春红去读书。
可春红自己不乐意。
在小姑娘看来,上学哪有在家舒服?
在家的话,想干嘛干嘛,还可以跟着小伙伴一起出门去玩,不比在学校里呆坐着强?
尤其是在听了国芳的话之后,她就更不想去上学了。
在苗长安看来,国芳这姑娘,就是一个妥妥的学渣,在学习方面,是一点窍也没开。
往教室里一坐,就仿佛凳子上有钉子一样,连一分钟都坐不住;老师讲的课更是如同天书,别的不知道,但催眠效果一流,她听上十分钟就会睡的特别香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