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棺斋主 作品

第458章 意义探寻(第2页)

九黎族老的战锤在问道广场上敲出哲思共鸣的节奏,七十三位幸存的九黎族战士化作问道使者,战甲上的混沌纹浮现出先辈们追问战斗意义的影像。“老祖宗的战典补遗记载,意义的本质是多元与共通的统一,而非偏执或虚无。” 老的手指抚过战锤上新增的求道符文,符文在共鸣中释放出墨紫银白双色的问道能量,“使者们的战魂能暂时澄清意义节点的浑浊,但每次介入都会让我们的问道能量过度消耗,这种消耗既是启迪也是融合 —— 我们在意义探寻枢纽边缘建立了‘求道站’,让各族群能共同探索多维认知的路径。”

银蝶族先知们的灵韵翅膀在 “和融室” 改装的 “求道室” 内展开,翅膀扇动产生的光粒拼出 “多维认知模型”:这种模型能实时监测意义探寻的深度,左侧仪表盘显示族群独特认知的深刻度,右侧仪表盘记录共通价值的认同度,两种数据在模型中央汇合成墨紫银白双色的求道指数。最年长的先知从培养皿中取出第一只 “求道蝶”,这是和融蝶与问道能量融合而成的新生物,翅膀上的纹路能同时展示认知盲区与互补视角,“这种生物能感知认知迷雾的根源。” 先知用灵韵水滴浇灌求道蝶,蝶翅突然指向哲思节点的方向,“哲思节点中迷茫的轮盘,本质是对意义多元性的认知狭隘 —— 各族群将自己的认知当作唯一真理,忽视其他视角的补充,就像在山谷中只听自己的回声,永远无法知晓风声的全貌。” 她的灵韵翅膀突然泛起墨紫银白双色的斑点,室外的问道区里,一群求道蝶正围绕哲思节点飞舞,翅膀扇动产生的光流能在不同认知方式间构建互补通道,帮助各族群突破思维局限。

九黎族年轻战士李风作为问道使者,在哲思节点组织 “跨族意义研讨会”,他不再让各族群固守单一认知,而是引导九黎族从守护成果中理解战斗意义的抽象价值,让银蝶族的灵韵感悟结合熵序族的逻辑分析。“意义探寻不是比拼谁的认知更深刻,是让不同视角相互映照,拼凑出存在的完整图景。” 李风的龙爪凝聚问道能量,将九黎族的实践认知、银蝶族的感性体悟、熵序族的理性推演、因果律族的命运感知整合为 “四维求道体系”,在虚拟问道场中构建出 “视角呈现 — 冲突辨析 — 互补融合 — 认知升华” 的完整流程。当第一次联合追问 “守护的意义” 时,虽然仍有认知差异,但相比偏执状态,认知共鸣度提升了九成,九黎族使者眼中的固执与银蝶族先知脸上的迷茫都在减少,周围迷茫的求道之轮开始清晰转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