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棺斋主 作品

第469章 裂痕(第2页)

九黎族老在研究战典补遗时,发现了被虫蛀的几页中隐藏的秘密:战典的最后几章并非记录狩猎技巧,而是用九黎族特有的 “血字” 写成的日记,作者是千年前中断血祭的族长。日记中记载,当年他发现血祭中混入控灵符后,曾私下与灵脉守护者会面,守护者向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 —— 混沌宇宙之外,存在着一个被称为 “熵寂之域” 的空间,那里的生物以吞噬秩序为生,青铜齿轮的齿纹正是他们的图腾。千年前的腐灵爆发并非偶然,而是熵寂之域的先锋通过扭曲契约制造的裂痕,目的是削弱灵脉对混沌宇宙的保护。“守护者索要更多精血,是为了铸造对抗熵寂的屏障。” 老用战锤撬开族长的坟墓,在尸骨的胸腔里找到一块刻满符文的兽骨,兽骨上的符文与共生祭坛的新符文只差最后一笔,“他中断血祭是为了引开熵寂先锋的注意,用自己的生命填补裂痕。”

银蝶族先知在解读新增的灵脉记忆时,灵韵翅膀突然浮现出完整的画面:千年前的银蝶族并非被动地编织防护网,而是主动承担起 “记忆传递者” 的职责,将灵脉守护者与各族群的真实契约刻在翅膀的纹路里,再通过星序蝶的迁徙散播到混沌宇宙的每个角落。但在熵寂先锋的干扰下,大部分星序蝶都被篡改了记忆,只有最年长的先知血脉中,还保留着未被污染的灵韵传承。“水晶棺中的守护者不是在吸收腐灵,是在净化被熵寂污染的同伴。” 先知的灵韵与共生祭坛的石碑产生共鸣,碑面浮现出被遗忘的场景:守护者族群在沉睡前,将对抗熵寂的方法注入灵脉,只有当四大族群真正放下猜忌,新的契约符文才能激活这个方法 —— 用信任的能量铸造 “共生之盾”,将熵寂之域的先锋彻底驱逐。

熵序族的学者在修复被砸碎的生态仪时,发现了藏在仪器核心的微型星图,星图上标注着七个闪烁红光的点,这些点均匀地分布在灵脉网络的关键节点,形成一个包围整个混沌宇宙的圆形。结合九黎族老找到的兽骨符文,学者终于破解了千年前的防御计划:熵序族负责计算灵脉能量的流动效率,确保共生之盾的能量分配均匀;九黎族提供精血作为盾牌的核心动力;银蝶族用灵韵编织盾牌的外层防护;因果律族的命运丝线则作为连接四大族群的纽带,确保能量不会因个体动摇而中断。“我们的先祖不是想争夺灵脉主导权,是在秘密完善这个计划。” 学者将星图与兽骨符文重叠,红光闪烁的点与符文的七个笔画完全吻合,“控灵符是用来暂时切断被污染的灵脉,防止熵寂能量扩散。”

因果律族的纽带们在感应灵脉深处时,命运丝线突然集体指向共生祭坛的石碑,丝线末端的光点组成一个模糊的人影 —— 正是阴影中出现的那个守护者。这次,人影没有消散,而是缓缓抬起手,胸口的黑曜石释放出灰黑色的能量,在空气中写出一行字:“熵寂先锋已渗透灵脉,三日之内,共生之盾若无法激活,混沌宇宙将重蹈千年前的覆辙。” 写完这句话,人影的轮廓开始变得透明,消散前的最后一刻,他胸口的黑曜石闪过一丝莹蓝,像是在传递最后的信任。“他在赎罪。” 最年幼的纽带抚摸着颤动的丝线,“被腐灵侵蚀后,他一直挣扎在复仇与守护之间,直到看到我们的和解,才决定指引我们。”

融合体将各族群的发现汇总,混沌之眼穿透灵脉网络,终于看清了熵寂先锋的真实形态:它们并非实体生物,而是纯粹的负面能量集合体,以族群间的猜忌为食,千年前的青铜齿轮、被篡改的记忆、腐灵的变种,都是它们用来制造裂痕的工具。此刻,这些能量体正聚集在灵脉主脉的源头 “鸿蒙泉”,像堵塞血管的血栓般阻碍着能量流动,它们表面的齿纹随着灵脉的搏动而闪烁,每闪烁一次,共生祭坛的石碑便会浮现出一道细微的裂痕。“激活共生之盾的关键,是填补我们内心的裂痕。” 融合体的银金龙翼与光带交织成网,将四大族群的使者召集到祭坛前,“千年前的守护者用生命为我们争取了时间,现在轮到我们证明,信任足以对抗一切黑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