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胤礽(58)(第2页)
德妃走后,太后对康熙说:“温宪她和当年的孝庄太后有几分像呢。”康熙问:“皇额娘你是蒙古来的,为什么不会想着把温宪嫁给蒙古人呢?”太后说:“哀家是蒙古来的没错,但是哀家也知道那里生活条件不好啊。再说,温宪她有几分孝庄文皇后的神韵,我也不希望她去蒙古。”
对蒙古来的太后而言,孝庄是她对过去的温暖回忆。康熙虽然对她恭敬,但她到底是没有孩子的母后皇太后,真正的圣母皇太后佟佳氏早就去世了。太后其实很怀念当年孝庄带着她们一众蒙古妃嫔的时光,于是看见温宪和孝庄生前有那么一点像之后,她就对温宪格外疼爱。
康熙说:“那温宪留在京城最好了,可以多陪陪皇额娘。”康熙虽然和太后没血缘关系,多年下来也是有亲情一样的羁绊的。
另一边,德妃回到了永和宫。德妃确实也知道佟佳氏也算望族,但佟佳氏现在前朝男儿全都无用,她还真的看不太上。“不过嫁给佟佳氏的人总比嫁给蒙古王公强吧。”德妃安慰自己。
温宪公主得知了这个消息,当然也没什么意见,对清朝公主而言,大部分嫁去蒙古,少部分嫁去西藏,能留在京城已经很不错了。尽管她对舜安颜毫无了解,但她觉得康熙那么吹捧这个表侄子,应该也不会太坏。
于是,在当事人都知道了的情况下,康熙拍板下了决定,第二年就让温宪出嫁佟佳府。
康熙拍板了温宪的婚事以后,又叫来了时刻监视毓庆宫的侍卫:“昨晚保成睡得可好,睡了多久?”侍卫对于康熙问胤礽的生活情况一开始很无语,后来干久了也算是习惯了,他回答说:“太子殿下昨晚睡了将近四个时辰,没有熬夜,睡得很好。”“嗯,那他饮食胃口还好吧?”“是的。”
康熙已经隐约感觉到,自己这样过度关心胤礽的生活状况会让胤礽不高兴,但他已经形成习惯了。康熙如果哪天不听到胤礽的消息,就会觉得不安。
康熙关心完胤礽本人,就想起了胤礽的手办,桐花台的替身勤贵妃。康熙对梁九功说:“梁九功,摆驾桐花台。”“嗻。”梁九功很快就叫来一帮太监,准备了轿子,把康熙抬去了桐花台。
桐花台里,舒瑾正逗弄着两岁多的胤礼。“皇上驾到!”梁九功远远地喊。舒瑾对胤礼说:“小胤礼,快跪下,你的皇阿玛来了。”胤礼回答:“好的额娘。”康熙下了轿子走进来的时候,看见一排排跪着的人齐声:“皇上万福金安。”而胤礼在他们说完以后,说了一句:“皇阿玛吉祥。”
康熙抬抬手:“平身吧。”众人回答:“谢皇上。”然后,人们才起来。康熙看向舒瑾:“勤贵妃,朕有快一年没来看你了吧,可有不高兴啊?胤礼可还好?”
舒瑾已经被康熙送给她的言情小说严重洗脑了,她坚信“爱她就是要冷落她”,于是她回答说:“皇上不来看臣妾肯定是要处理朝政,也是为了防止别人针对臣妾,这正是皇上爱重臣妾的表现,臣妾不会不高兴。我们的儿子十七阿哥也很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