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胤礽(75)(第2页)
由于胤禛离开乾清宫的时候一直绷着脸,回去四贝勒府以后,在他周围的舆论越传越离谱,已经传到“四贝勒为了把宜侧福晋立为嫡福晋,要和皇上断绝父子关系”了,胤禛觉得这传闻已经压不住了,他只好再去找康熙。
再次见到康熙,胤禛扑通一声跪下,急切道:“皇阿玛,儿臣实在冤枉,那传闻全是无稽之谈,儿臣从未想过与皇阿玛断绝父子关系。”康熙看着胤禛焦急的模样,摆了摆手道:“朕知道你不会如此莽撞。只是这传闻越传越离谱,若不处理,对你名声有损。”
胤禛想了半天:“这传闻已经到这里了,儿臣只能顺着了。”康熙脸色一变:“老四,你真要违抗礼法啊?你是不是又中邪了?”胤禛说:“那就不以妾为妻,儿臣先一纸休书把宜修休回娘家,再娶她为嫡福晋就好了。”
康熙的脸都皱得像地铁老人了,他就知道,涉及到柔则的时候,胤禛就不太聪明。“得得得,你爱咋地咋地吧!别把朕的名声也带歪了就行了!”康熙不满地摆烂了。
胤禛得了康熙的首肯,便回府着手此事。休书之事在府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,下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。而宜修则按照安排,带着简单的行李回了娘家。不过几日,胤禛便以明媒正娶之礼将宜修迎回府中,册立为嫡福晋。这一番操作,倒也让那些流言蜚语渐渐平息。
在把府外的李庶福晋李静言和女儿怀恪接回府中居住后,四贝勒府进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。
胤禛原本的打算是有宜修李静言两个美妾就好了,却因为柔则的遗言不得不立宜修为嫡福晋,这让他对宜修的宠爱极大减少了,几乎每天都宿在李静言小院,看看怀恪。宜修终于得偿所愿成为嫡福晋,但胤禛和她却只剩面子情了。——后来面子情也没有了是在怀恪的事以后。
四贝勒府上因为死亡抬出去埋葬的妻妾已经超过一只手了,这让胤禛“治家无能”的称号已经传了出去。康熙也得避避风头,不太好给他赐格格之类的,于是胤禛就和宜修,齐月宾,李静言三个人过着平静的生活。当然,胤禛也不是没想过把死了那么多人的黑锅扣给死去的柔则,但他的痴情人设不能倒嘛,他也知道康熙不可能重用一个冷血的人。
柔则死后,胤禛也就恢复了以往的作风。康熙让他恢复了办差,他又开始从事税务和刑讯工作了。由于胤禛这些年的行为,有人说胤禛的闲话,把胤禛说得很不堪。但康熙此时的心态比起年轻时有所变化,他就是喜欢有污点的名声不堪的人,认为这样的人好控制,这也让康熙并不介意胤禛“好色”“痴情”“不顾礼法”这些浪子一样的名声了。
平静的生活过了许久,八月的时候,王贵人生下了十八阿哥,康熙给十八阿哥赐名为胤祄(念“谢”)。本来康熙对十八阿哥是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懒得给的,毕竟王贵人之前生下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以后,康熙对这两个孩子的宠爱也就一般般,王贵人本人虽然得宠,但位份也就那么回事,生两个儿子也不见封个嫔当当。
但在胤祄洗三礼和满月宴以后,康熙惊喜地发现胤祄居然和胤礽有六分相似。王贵人是康熙喜爱的江南汉女类型,其实和仁孝皇后充其量也就两分像,却能生出这么像胤礽的一个儿子,康熙很是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