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磨 作品

胤禛结局—甄嬛传

胤礽在名单上圈了几下:“那,就安排何柱儿为咸安宫的贴身太监吧。”胤礽拿到名单以后说着。听到魏珠要收回玉扳指,他把玉扳指递给魏珠,“皇阿玛要玉扳指就拿回去好了。”胤礽确实有些舍不得这个玉扳指,但出都出不去咸安宫了,留着一个受宠的象征也不过徒增烦恼罢了。

魏珠拿着玉扳指回去给了康熙,这坚定了康熙一定要三立太子的念头。康熙认为胤礽把这玉扳指保存完好,说明胤礽心里是念着和他的父子之情的,那他就要不管不顾胡闹一波。

康熙在朝堂上公然称赞胤礽。本来这事一直都偶有发生不算稀奇了,但康熙这次称赞的话特别厉害:“二阿哥从未有任何不好,二阿哥的样貌、才学、治国俱有可观。”

康熙认为这番话明确表达了自己想三立的决心——事实也是如此,但这番话被一个不该听的人听见了,这个人就是已经在策划要篡位的胤禛。

胤禛想起张晓生前说的话,康熙死于康熙61年,胤禛对此深信不疑,他认为,康熙如果现在真的三立,在短短的时间里,几乎不存在再废胤礽的可能性,那他的“雍正大帝”梦就注定要碎了!

与此时完全不以为意的胤禩(他觉得康熙称赞胤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,并且康熙身体健康,多夸夸胤礽没啥奇怪的)不同,胤禛心里坚信康熙活不过这一年,因此他绝对不能让康熙得逞!

胤禛下朝以后直接找到了隆科多,两个人继续商讨弑君篡位的细节。胤禛说:“废太子最为贴心的兄弟就是老三,我们必须控制住老三,他现在执掌宗人府,如果让老三做出任何举动,我们都没什么机会成功,毕竟宗人府代表皇家脸面,舅舅你也不好杀掉老三。”

隆科多说:“现在王爷绝对信得过的人还有哪些?”胤禛想了想,其实他谁都信不过!但是这话他不可能对隆科多说,于是胤禛思索片刻,说:“傅鼐可以,他在老十四军中担任参赞,我们如果把傅鼐调回京城就好了,他虽然才能有限,但是带小股部队阻挠老三打破我们的计划,大事可成。”

隆科多想了想,傅鼐早年间给胤禛当侍卫本来就是他推荐的,此时他也一样信任傅鼐,于是隆科多就说:“好,王爷你赶紧给傅鼐写信吧,我们需要傅鼐的帮助。”

胤禛立刻给傅鼐写信,但是他又觉得傅鼐一个侍卫不值得完全信任,所以他没说自己准备谋反的事,而是如同正常交谈一样,在信里问傅鼐有没有回京城的打算:“我在京城甚是想念你,不知你在军中可还安好,若有回京城的打算,我自当为你安排好去处。”胤禛写完信,仔细斟酌一番,觉得并无破绽,才封好交给心腹送出。

与此同时,康熙想要三立太子的风声渐渐传开,咸安宫里的胤礽也有所耳闻,但胤礽知道康熙的政治信用几乎为0,他完全不抱希望。胤禩则依旧没把这当回事,每日还是与一众幕僚谈天说地。胤禛则心急如焚地等着傅鼐的回信,他深知时间紧迫,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。就在胤禛焦急等待时,傅鼐的回信到了。信中傅鼐言辞恳切,表示愿意听从胤禛的安排,随时回京城效力。胤禛看完信,嘴角微微上扬,觉得计划又多了几分胜算。

胤禛立刻让隆科多在奏折里悄悄夹带了一句“希望傅鼐调回京城”,康熙平时批阅奏折比较粗略,傅鼐这种小角色他根本没注意,就批示了。隆科多欢天喜地,告诉胤禛:“大事可成!”胤禛想到康熙竟然这么容易就被蒙过去了,暗自决定等他篡位成功一定要逐字逐句批阅奏折,最好每份奏折都写一篇小作文,防止别人也这样篡位。

隆科多很快就将傅鼐安排在古北口控制驻军,防止胤祉率部进京解救康熙,他又要求傅鼐按照之前熟悉的胤祯行为模式截断胤祯和京城的通信。另一边,胤禛又给年羹尧写信,字字句句都在说年世兰的事,这是用年世兰来要挟年羹尧。胤禛知道年羹尧也许会不满,但目前只有年世兰可以拿捏年羹尧,如果不打年世兰这张牌,他甚至不敢说年羹尧会不会和胤祯联合在一起打进京城,让他做无头皇帝!

远在陕西的年羹尧收到了胤禛的信,心中暗恨,但为了年世兰的安危,年羹尧不得不放弃骑墙看风景的作风,开始为帮助胤禛篡位做准备,他要挡住胤祯。

胤禛在得到年羹尧的消息以后,感觉到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了,胤禛看到有小孩子拿网子粘知了,组建了“粘杆处”,由夏刈等力气不到四力半的人组成(他怕夏刈带人谋害他),之后,他静待一个时机。

很快,这个时机就出现了。年迈体弱的康熙本来已经是怕冷的年纪了,但是在这年冬天他却时不时往畅春园跑——其实康熙是去看无逸斋,这是胤礽以前读书的地方,他在无逸斋会感觉自己心里得到了安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