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4章 一头两大

长安

范阳之事让长安丢尽了面子,他宣召上党郡王和清河王回京,结果上党郡王装病耗着死活不肯来,清河王也只打发了个庶长子进京敷衍。

就这忽视的态度,百里瑾哪能咽下这口气!

只是他如今进退维谷,举旗反了的他都没平明白,朝中肯定不会支持他再多生事端。不管怎么权衡,这口气他都得先忍了。

百里瑾心里不舒服,到底把进京的清河王庶长子封为了清河世子。此举也只能出口恶气,恶心恶心清河王罢了。

后来,当百里瑾听说大王出现在并州巡视旱情,他那颗愤怒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了了,就这样,刺客再次出马。

此次,他抱着万分希望,想着大王出门在外,刺杀肯定比大本营幽州容易多了。

谁知道这一等,就是杳无音讯。

他知道,估计又失败了。如果还有活口,早该回转长安了。

他哪知道那些刺客这回还活挺久的,真是最近才没的。大王在烧当耽误了很久,刺客也在并州、翼州打听了很久大王的消息。

刺杀失败,百里瑾只好听了王司空的建议,先安抚住兵力最强的百里靖,留力气对付南方的几个反贼。

他直接低头还好,这货和王氏一样,太把士族当回事,也太把琅琊王氏当回事,才有了赐婚五公主的幺蛾子。

舅甥两个甚至觉得,王氏宗孙娶五公主,对五公主来说简直是最好归宿了。毕竟她的母家是魏氏,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士族,和庞然大物琅琊王氏不可同日而语。这点大王和朱提都想错了,人家真觉得王家宗孙肯娶,五公主肯定会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