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玖幽 作品

第182章 巨企雏形,即将到来的大事件(第2页)

姜霄怎么也没想到,茜灵竟然将足足四十六座星域纳入了商业版图,当地星域文明允许始源行商建立驻地。

并会为始源行商提供本地的发展便利,比如政策和授权扶持。

提前给当地河系文明打个招呼等等。

而条件是下级x能量液长期供应,并且采购x能量液可享受9折折扣!

讲道理这完全算不上代价。

除此之外还有零散的其它星群星域版图。

另外在商业范围方面,茜灵以姜霄的名望注册了始源系列商标,以该ip扩展了大量普通商品。

比如民用终端、基因优化液等等数百种产品。

当然,除了民用终端等十多种姜霄顺手研究出的产品,其它大部分都只是商标,没有实际产品。

即使如此,茜灵仍然拿这些不存在的商品,谈成了多笔订单和长期合作契约。

甚至找到了十三座资深河系文明作为代工厂——这也是空头支票,因为根本没说要生产什么东西。

结果茜灵偏偏谈成了。

外部如此,内部变化同样不小。

茜灵在亚索协助下以极快速度,设计了一个巨企应有的管理框架和部门划分。

这套体制是以闪耀方舟等数座寰宇巨企历史经验为主,融合了始源世界、天枢这两个特殊存在,搭建起来的全新权力体制。

主体框架在天枢看来也没有纰漏。

至于内部细节则需要慢慢补充完善,暂时先用闪耀方舟那一套用着。

毕竟是星域巅峰级别的巨企文明,基层和中层管理制度肯定有其优势所在。

一个小时过后,姜霄事无巨细看完了所有报告和合约。

“看来除了确定发展大方向和研究,始源行商即便成为始源巨企,也不需要我过多操心啊。”

姜霄对茜灵越发满意。

一年时间,始源行商这个员工数量连中型行商都不如的组织,竟然隐隐有成为巨企的倾向。

还是星域级巨企。

数十座星域范畴的长期商业版图,许多普通星域巨企都没有这种水平。

诚然他和产品是主要因素,却也不能否认茜灵那离谱的商业天赋。

“基础和下级两款能量液,目前计算每年带来的收益约为7500亿黑金,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,要不了多久就能超过万亿......”

是时候开始布局推进泛人类大业了。

正好对科技研究的进度也卡在河系巅峰文明,对于常规s级战舰部分技术只差一些,再有三四个月就能融会贯通。

总经验值也已足够晋升至五阶。

接下来将是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期,主要目标是在始源行商和盖亚大陆之间,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发展循环。

除此之外其余计划都得等天境降临。

无论是青云的家乡,还是虫群战场那种量子网络随时中断的区域,都需要天镜降临后才能派遣奇迹分身。

至于和二号分身一样以奇物为中枢,略有难度。

姜霄不是没试过,可惜奇迹意识中枢能提取的特性有好几种,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特性。

再加上奇迹分身本就不多,距离天境降临的时间也很近,姜霄果断放弃了赌狗行为。

“再是星火军团......一千三百艘A级战舰,约九成从神兵集团购买,含两艘母舰、四艘无畏舰、三十二艘重型战列舰和一百七十二艘战列舰.....

主力为快速巡洋舰和重型巡洋舰,配置还行,不过单兵方面有些落后。”

姜霄评价道。

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,既然有钱有资源,神兵集团还给折扣,星火军团使用非自研星舰自然没问题。

况且他也没那么多工业产能。

三成A级战舰包括一艘A级无畏舰,是姜霄为了验证技术,让天灾中枢全力运转才勉强生产出来的。

性能方面比神兵集团的战舰低5.5%~9.5%。

对此,第一次设计生产战舰的姜霄相当满足。

要知道,神兵集团的战舰是经过数百年时间,无数顾客给予反馈后优化而来的成熟产品。

“赏金军团发展到这一步就是极限,再往上恐怕会引起星盟的警告,还是得趁早解决寰宇巨企认证的事啊。

到时候始源巨企可以作为文明,将星火军团吸收为文明军队。”这方面姜霄不知道该怎么入手。

要让星盟认定始源行商是文明,那就必须有一个核心族群。

并且这个核心族群,还得是始源巨企独有的族群,至少始源巨企一脉必须是这个族群的主族。

好比星穹商盟里的星空人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