缪石头 作品

第382章 相似(第3页)

看着看着,面上越来越狐疑。

吩咐身边书吏去将通缉画像拿来。

温承惊道:“李府尹怀疑这是通缉罪犯?”

李庸道:“只是感觉有些眼熟,并不确定。”

拿过通缉画像一张张比对,最终翻了半晌,停在一张画像前。

画像中的人,留着小胡子,束发戴冠,有几分儒雅之风。

和温承所画神色倨傲,面颊带伤的人气质全不一样。

李庸没看到邢岩刮了胡子的脸,可凭借多年办案经验,结合画像还是断定,“这个人要不是前陈州刺史应行,也是应行的兄弟姐妹。”

苏卫转过去看他手中应行的通缉画像,佐证了他的想法,“确实,画像中的人更像邢岩的脸。”

李庸道:“这画像是穆相亲手所画,画师临摹,穆相在陈州和应行打过交道,对他的样貌自然清楚。”

温承心下巨震,应行居然这么快就回了京。

他一个通缉逃犯,若无人相助,一路上如何能顺畅通过这么多州府?

背后助他之人,地位定然不低。

苏卫想到什么,去看温承,果然见他面色凝重。

不由问道:“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?”

温承抬眸看去,“大将军多虑了。”

苏卫也没追问,温承瞒他,定是上面的命令,那就是明晏有不想让他知道的事。

难道他自己不会去查吗?

镇北军的逃兵做了陈州的刺史,若无机缘,这是万不可能发生的事。

苏卫也没管他们,提脚出了京兆府。

明晏不想让他知道的事,肯定是与他有关,且有大相关会影响他的事。

邢岩是栖霞山一战之后做的逃兵,那他成为应行也应该在这之后的事。

可他一个文官的履历,只有吏部能查到。

吏部,他又没个熟人,唯一算熟的温承肯定不会帮他查。

不过陈州刺史既然出了事,那么大理寺和刑部肯定有他的卷宗,李庸应该清楚他的情况。

苏卫等在京兆府门口,待温承走后,去找李庸问起此事明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