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问 作品

第409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·鹿泽(1)(第2页)

叶淬阳接着按台本提问:“但是后来鹿泽有鹿了是吗?”

“因为鹿泽周边丘陵起伏,水系发达,气候温暖湿润,四季常青,很适合各种珍稀野生物种栖息。所以这里被改建为湿地公园,有许多迁地保护的物种在此落户,这里也成了货真价实的鹿泽了。”

说得好听,其实鹿泽的湿地公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管理都是十分混乱的,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好转起来。

鹿泽内有四个城市,最开始规划湿地公园时为了让它们都能得利,于是四个城市各自占据了湿地公园的一部分。但随之而来的不是各扫门前雪,而是休管他人瓦上霜。

湿地公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虽然有国家扶持,但本地仍需拨款。偏偏鹿泽并不是个上下一心的城市,因短期内见不到回报,大家立刻为谁要多出一点谁要少出一点开始扯皮。一边说自己这块地动物多所以上面要多给自己一点钱,一边说自己这块地面积小所以只能出十分之一的资金,总之乱成了一锅粥。

于是建设大鹿泽湿地公园的企划一度差点被废弃,直到新世纪屡有专家来此考察,确定了这里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生态,才由中央牵头将其变成了国家项目。

这下四个城市再也不用争论他们在湿地公园投入多少钱,而是离开这边,去吵下一个项目了。

金棠不喜欢鹿泽的风气,却很喜欢鹿泽的天空、湿地和鸟儿。

「城在湿地中,湿地嵌城中」,鹿泽就是一个这样既有极致的自然风光,又有无趣的勾心斗角的地方。

所以哪怕节目的主题是故乡烟火气,金棠也没在行程中安排多少城市的内容,前两天他们都要在湿地内留宿,去一个接一个地看生态塔、博物馆和生态农场。

也许远离人群,才是鹿泽的“人间烟火气”。

——金棠是这么觉得的。

“我们脚下这条步道名为云栖廊道,虽然是在地面上建设的,但是它名字确实叫云栖,”金棠介绍这些的时候根本不用拿地图,“这条廊道串联着多个观鸟点与生态教育站,只要我们沿着这里走一圈,那整个大鹿泽的风光我们便都看过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