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问 作品

第417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·鹿泽(9)(第2页)

午餐选在临水的一家老店,招牌是荷叶蒸饭和菱角煨排骨。

江时鸣依旧战斗力惊人,一扫先前被半杯菱角汁填饱的颓势,把餐桌打扫得干干净净;卫承则对店家自制的杨梅果汁颇为赞赏,难得主动给江时鸣添了一杯。

金棠放下心事,胃口也好了不少,还一字一句教叶淬阳说了几句本地话。叶淬阳学得不错,许一禾学得稀烂,但非常爱说,逗得老板给他们多加了一盘炸藕合。

——江时鸣好心给他们一人留了一个。

午后,一行人沿着青石板路闲逛。

这里有鹿泽的百年酱园,一间搜罗了建国前至今各种杂志的书店,还有一家从封建社会传承至今的竹编店。

老篾匠坐在台阶上,手上细细的篾丝翻飞,一只慵懒的猫正在那双黝黑干枯的手指间成型。

卫承拿着本1970s的故事会坐在老篾匠身边,等那只猫成活后立刻付款买了下来。

现在的人们已经不需要竹制的背篓、篮筐,各种各样精细的竹编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起来。老篾匠的手艺也足够用那些竹丝画养活自己,但他依然会去做些不那么赚钱的竹编帽、凉席、竹帘。

薛瓒凑过来时,还期待老篾匠能说出些“传统手艺不能忘”的大道理,孰料老篾匠眼神一瞥,带着浓重乡音说道:“我就是喜欢,怎么了?管我那么多?”

薛瓒噎住,后面的叶淬阳快把自己憋成假笑男孩了。

卫承把那只小猫放进江时鸣之前买的小竹篓里,小猫尾巴往篓边一勾,刚刚好把自己塞进去,活像两个工艺品生来就是配套卖的。

“但是仔细看,这精细度差得也太多了。”

江时鸣正开心呢,闻言抬头瞪了一下跑来躲人的叶淬阳,开口驳道:“你和你的被窝是一个精细度的吗?你给它把把脉?”

叶淬阳:“诶,不是,我——”

年轻人,还根本不懂不要掺和别人情趣的道理。又或者正是因为太年轻了,他还分辨不出什么是别人的情趣。

日光逐渐西斜,将水流染成金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