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 德贤之辉,耀世传承
舜的降临,并未伴随着命运的垂青,反而置身于一个充满磨难与复杂纠葛的家庭环境。舜的父亲瞽叟,因双目失明,内心似也被黑暗蒙蔽,性格乖戾。母亲的过早离世,让这个家失去了温暖的港湾。
而后,瞽叟续弦,新妇带来了弟弟象。从此,这个家便成了舜苦难的渊薮。瞽叟对后妻和象宠爱有加,三人时常合谋,欲置舜于死地。
那一日,晴空万里,瞽叟佯装和善地让舜去修补谷仓。舜不知是计,欣然前往。当他爬上仓顶,专注于修补之时,瞽叟却在,烤得舜皮肤生疼。
仓顶火势凶猛,退路已被截断,舜的心瞬间沉入谷底。然而,生死之际,他急中生智,瞥见一旁的两个斗笠。舜毫不犹豫地双手各持一个斗笠,如同张开翅膀一般,纵身跃下。
强风呼啸,斗笠在风中剧烈抖动,舜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过人的胆识,在空中努力保持平衡,最终安全落地,逃过一劫。
又一次,瞽叟唤舜去挖井。舜毫无怨言,带着工具深入井底。当他挖到深处,正专心挖掘时,井口突然传来填土的声音。舜心中一紧,明白这又是父亲和弟弟的阴谋。
但他并未慌乱,早在挖井之时,他便预料到可能会有危险,提前在井壁一侧挖了一条隐秘的通道。此时,舜顺着通道奋力挖掘,终于在泥土掩埋之前,成功脱险。
面对家人如此歹毒的行径,常人或许早已心生怨恨,报复之心顿起。但舜却有着一颗如大海般宽广的胸怀,他不仅没有丝毫的怨恨,反而依旧坚守孝道,以更加赤诚的心去对待父母,友爱兄弟。
他的这份至孝与宽容,如同春风化雨,滋润着周围的每一个人,他的事迹也在人群中口口相传,渐渐传入了尧帝的耳中。
尧帝,这位心怀天下,一心为人族寻找贤能继承人的贤君,在听闻舜的德行后,心中涌起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。
他深知,一个能在如此恶劣家庭环境中坚守孝道与善良的人,必定有着非凡的品质。于是,尧帝决定对舜进行一场全面而细致的考察。
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,希望通过家庭生活来观察舜的品德与为人。
同时,赐给他成群的牛羊、堆积如山的粮食等众多财物,并为他修筑了坚固的仓房。这一系列的赏赐,既是对舜的认可,也是一场考验。
舜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与尊贵,并未迷失自我。他没有独自享用这些赏赐,而是将牛羊分给乡亲们,让大家共同受益;把粮食拿出来救济那些贫困的家庭;仓房也成为了大家存放物资的公共之所。
在家庭生活中,舜对待娥皇和女英尊重有加,夫妻之间相敬如宾。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孝道,时常带着妻子们去看望父母,即便遭受冷眼与刁难,也从不抱怨。娥皇和女英被舜的品德深深感染,全力协助他操持家务,一家人相处得和睦融洽。
在这个过程中,舜的仁德与宽厚展现得淋漓尽致,他在品德方面的考察顺利通过,如同一颗经过打磨的宝石,愈发闪耀着动人的光芒。
在处理政务方面,舜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,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光芒。他在历山耕种时,那里的百姓原本因田界划分问题时常争吵,矛盾不断。
舜来到之后,以身作则,以自己的辛勤劳作和谦逊礼让为大家树立榜样。他主动与邻里沟通,耐心调解矛盾,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和睦相处的道理。
渐渐地,百姓们被他的行为所感化,争田界的现象越来越少,大家纷纷互相谦让,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变得和谐温暖。
在雷泽捕鱼时,舜同样展现出非凡的影响力。渔民们为了争夺好的捕鱼位置,常常发生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