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编辑师 作品

第174章 禹主沉浮,霸业初成与统治构建(第2页)

禹任命的州牧们,带着禹的期望,纷纷奔赴各自的州府。他们有的是禹的心腹亲信,有的是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将领,还有的是部落中有威望的首领。

禹对这些州牧进行了细致的训话,强调他们的职责不仅是管理地方事务,更要维护人族的稳定与繁荣,同时绝对服从他的命令。

冀州州牧姜桓,为人正直且有谋略。他到任后,积极安抚百姓,组织开垦荒地,恢复生产。他深知冀州地理位置重要,是禹统治的核心区域之一,必须治理得井井有条。

姜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,鼓励百姓种植粮食,发展手工业,同时加强地方治安管理,让冀州逐渐恢复生机。

而扬州州牧吴泽,性格豪爽,但有时过于鲁莽。他到扬州后,面对当地复杂的部落关系,起初有些手足无措。

但在禹的指导下,吴泽逐渐学会了平衡各方势力,恩威并施。他组织修建水利工程,改善了扬州的灌溉条件,促进了农业发展。然而,吴泽在执行一些政策时,手段略显强硬,引起了部分百姓的不满。

禹密切关注着各州牧的一举一动。他定期要求州牧们汇报工作,对表现出色的州牧进行嘉奖,对出现问题的州牧则加以斥责并指导改进。

通过这种方式,禹逐渐建立起了对九州的有效统治,权力架构日益稳固。但在这看似繁荣稳定的背后,一些潜在的问题也在悄然滋生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随着禹统治的深入,一些隐藏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。禹为了强化统治,不断征调人力物力,用于修建宫殿、扩充军队。这使得百姓的负担日益加重,民间渐渐出现了不满的声音。 在青州,百姓们原本安居乐业,但随着禹的征调增多,许多青壮年被迫离开家乡,去服劳役或兵役。农田无人耕种,家中只剩老弱妇孺,生活变得十分艰难。一些百姓开始私下抱怨禹的统治过于苛刻,怀念起之前相对安定的日子。

而在豫州,州牧为了讨好禹,过度执行禹的政策,对百姓横征暴敛。百姓们稍有不满,就会遭到州牧手下的严厉惩罚。

豫州的集市上,人们谈论的不再是生活琐事,而是对州牧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。这种不满情绪如星星之火,在豫州悄然蔓延。

在部落层面,一些原本有自治权的部落,对禹划分九州、任命州牧的做法感到不满。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力被削弱,部落的传统和利益受到了侵犯。

这些部落首领虽然表面上对禹表示服从,但私下里却在联络其他部落,试图寻找机会,恢复部落的原有地位。

禹虽然察觉到了一些异样,但他认为这只是少数人的不满,不足以威胁到他的统治。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,继续强化统治,却不知,这些暗流正在逐渐汇聚,可能会在未来引发更大的危机。

随着民间不满情绪的蔓延,部落联盟内部的裂痕也越来越明显。那些对禹统治不满的部落,开始秘密集会。他们在深山老林中,避开禹的耳目,商讨应对之策。

其中,位于梁州边境的一个小部落首领拓跋,率先发言:“禹自从成为共主,越来越独断专行。他划分九州,我们部落的土地被划得七零八落,权力也被州牧夺走。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”其他部落首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
另一个部落首领乌桓说道:“但禹现在势力强大,我们贸然反抗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我们需要联合更多部落,共同对抗禹。”于是,这些部落开始派人联络周边其他对禹不满的部落,试图组建一个反对禹统治的联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