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天蛇之越 作品

二百三十六:褪去粉色(第2页)

最后的日子里,我握着她的手,看着心电监护仪上的线条渐渐变得平直。她用尽最后的力气,轻声说:“答应我,永远不要讨厌粉色……”

小棠走后,粉色成了我生命中最沉重的颜色。每当看到樱花,看到芭蕾舞鞋,看到粉色的纱巾,那些被封存的记忆就会如潮水般涌来,刺痛我的心。我开始逃避一切与粉色有关的事物,甚至在创作时,也会下意识地避开这个颜色。

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删除粉色的,是在一次心理治疗中遇到的女孩。她叫小雨,十五岁,重度抑郁症患者。她的房间里堆满了粉色的玩偶、粉色的海报,甚至连墙壁都被刷成了粉色。她的母亲哭着对我说:“医生,我不明白,她那么喜欢粉色,为什么还会变成这样?”

在与小雨的交谈中,我逐渐了解到真相。原来,她的父母从小就给她灌输“粉色是女孩子的颜色”这种观念,逼着她穿粉色的衣服,玩粉色的玩具,就连她喜欢的蓝色画笔,也被父母换成了粉色。在父母眼中,粉色代表着乖巧、听话,是他们理想中女儿的模样。

“我讨厌粉色。”小雨蜷缩在粉色的沙发上,眼神空洞,“它就像一道枷锁,把我困在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里。我想要自由,想要做真正的自己,可是他们不允许……”

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粉色,这个被赋予了太多意义的颜色,早已不再单纯。它成了性别刻板印象的象征,成了社会规训的工具。小女孩从小就被教导,粉色是属于她们的颜色,而蓝色则属于男孩。这种观念不仅限制了孩子们对色彩的自由选择,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们的性别认知。

在时尚界,粉色被定义为女性专属色;在广告中,粉色总是与浪漫、温柔等特质挂钩;在教育领域,粉色常常被用来装饰女孩的教室和宿舍。这种无处不在的暗示,让粉色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纯粹,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