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四:素未谋面的同学
九月的阳光穿过教室的玻璃窗,在课桌上投下一块块明亮的光斑。我背着崭新的书包,局促地站在一年(2)班门口,手心沁出的汗把书包带子都攥得发潮。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像煮沸的水,我数着墙上歪歪扭扭的数字“35”,那是老师刚刚写在黑板上的——我们班现在总共有35个人。 “来,大家按学号入座!”班主任王老师拍了拍手,扎着蝴蝶结的教鞭指向第一排。我捏着写有“1”的纸条,小心翼翼地走到最前面的空位。左边是扎羊角辫的林小满,她冲我露出两颗缺了的门牙;右边是总在啃橡皮的张明远,此刻正把削尖的铅笔戳进桌肚里。
“2号!李雨桐!”王老师开始点名。一个扎马尾的女生小跑着过去,书包上的小熊挂件晃个不停。随着学号一个个被念到,教室里渐渐坐满了人。我数到33号时,前排突然传来惊呼:“王老师!34号没人!”
喧闹声戛然而止。王老师推了推眼镜,重新扫视名单:“34号,陈默?可能是路上堵车,大家先开始早读。”但直到放学铃声响起,那个叫陈默的座位始终空着,只留下一块长方形的阴影,在夕阳里慢慢拉长。
第二天,第三天,陈默的椅子依然空荡荡的。不知从哪天起,我开始在课间盯着那个位置发呆。有次林小满戳了戳我:“你说34号会不会是转学了?”我没说话,却在作业本上悄悄写下“陈默”两个字。笔画歪歪扭扭,像两株被风吹弯的小树苗。
真正“见到”陈默,是在一个下着细雨的午后。那天我忘带雨伞,缩在教室角落等家长。突然,走廊传来拖沓的脚步声,我抬头望去,一个穿深蓝色校服的身影正慢慢走来。他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前,怀里抱着几本皱巴巴的课本,径直走向34号座位。
“你就是陈默?”我鬼使神差地开口。他抬头看我,眼睛像浸在雨里的玻璃珠,清澈又陌生。“嗯。”他轻声回答,声音像风吹过空教室。我正要问他为什么没来上课,窗外突然传来妈妈的喊声。等我再回头,那个位置已经空了,只留下一滩水渍,在地板上晕开淡淡的痕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