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世浮萍 作品

第四十七章 取而代之(第2页)

“那也不能因为人家有本事,出了事就往他身上赖呀。照这么说,明天要是其他人死了,也都去找他?”叶弘一边说着,一边又将死者的耳鼻口仔细翻看了一遍,种种迹象表明,确实是溺水而亡。

“可不是嘛,前天我家夫君刚跟严勇起了冲突,翻的那船还是严勇家的呢,我们可没胡乱冤枉人!”于浩正的妻子跪在地上,紧紧扯着叶弘的裤腿,声泪俱下地哭诉着。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都三十多岁了,好不容易过上了官夫人的日子,可这才短短两个月,就成了寡妇,心中满是怨恨,那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,怎么也止不住。

“在下办案,讲究的是证据!不妨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,严勇从昨天到现在,一直都在县城。不仅我和弟兄们可以作证,就连衙门里的县令、主簿等各位大人,也都能为他作证!”叶弘松了一口气,尸体上除了手臂上有一点淤青,并无其他明显外伤,这点淤青他直接选择忽略不计。

“他,他去县城做什么?这、这肯定是故意找的不在场借口!”老妇人依旧不相信,继续纠缠不休,那尖锐的声音如同指甲划过玻璃,让人心里直犯怵。

“做什么?去衙门状告于大人抢了他的船。民告官,先打二十大板,从昨天下午到现在,他还在客栈趴着养伤呢,哪有时间来这里作案?”叶弘面色一冷,如今于浩正已死,这两个妇人还不是任由他拿捏。

“你们二人要是不信,尽管去衙门告状。但记住了,诬告可是要反坐的!”叶弘毫不客气地说道。他此番心里有数,摸准了县令大人的心思,自然底气十足,说话的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。

于浩正的母亲和妻子对视了一眼,顿时没了主意,只能坐在地上,继续嚎啕大哭,那哭声中满是绝望与无助。

叶弘见此情形,直接带着人离开了。他心里清楚,这泡过水的尸体存放不了多久,最多明天就得下葬。就算上面派人下来追查,到时候也查不出什么。他不禁在心里暗自感叹,干这事的人手段可真高明。

若是叶弘知道此事又是武安君所为,肯定会对武安君竖起大拇指。比起之前杀林明和秦蕴,这次的手段可要细致多了。

苏晋在衙门里听了叶弘的回禀,确定于浩正为意外身故后,难得地给了叶弘一个好脸色,让他早点回去休息。

叶弘走出衙门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看来这次自己的表现得到了苏晋的认可,现在就看什么时候能熬过秦师珪那一关了。

“苏大人,下官有事禀报!”曹昉得知于浩正已死的消息后,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,赶忙前来求见苏晋。

“快进来,咱们正好手谈一局!”苏晋热情地招呼曹昉进屋。他已经好些日子没下棋了,正手痒着呢。

苏晋心里清楚,曹昉在当地势力不小,是个地头蛇。但好在曹昉识趣,把县衙里的账目、钱粮等事务都料理得井井有条,上缴给州府的税赋也从未短缺过,因此二人平日里相处得颇为融洽。

“恭敬不如从命!”曹昉也不推辞,大大方方地随着苏晋入座。

“苏大人,州府前几日发来公文,说今年夏粮的税收,一分都不能少!”曹昉此番前来,自然是带着目的的,但他深知读书人做事不能太直接,得先找个由头,不然就显得格调低下了。

“哎,今年雨水倒是充沛,一亩地比往年能多收个两三斗粮食。要是按正常情况,完成税收任务倒也不难。可如今官田都被那些草原人拿去耕种了,他们种地的本事不行,收成估计不太好,这中间的窟窿可不好补啊!”苏晋叹息一声,原本以为能过上几天轻松日子,没想到还是躲不过这些烦心事。

那些草原人向来习惯放牧,对于种地一窍不通。这么好的年景,他们耕种的官田收成恐怕也要大打折扣。按照北元朝廷的规矩,官田收成的一半要上缴给衙门,如此一来,泌阳县的进项一下子就少了许多。

“谁说不是呢!原本还指望那于巡检能想办法补上一些,可谁能料到出了这档子事。如今距离夏收也就剩不到两个月了,可真让人着急!”曹昉说着,又落下一子,静静地等待着苏晋的回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