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六章 南下救人
“我知道贤侄如今不同往昔,是有本事的人,正为朝廷办着大事。”李恒盛枯槁的手指攥着衣角,指节泛白,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颤抖,“可老夫就这么一个闺女,从小捧在手心怕摔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,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来求你。”他此番来找武安君,自然是为了李采薇的事——这是他眼下唯一的指望。
“采薇姑娘眼下如何了?”武安君最近正好得闲,按照之前李恒盛的估算,事情也该到了紧要关头。
“那永安王府的佛塔已经落成,本月二十二便是吉日。”李恒盛说着说着,浑浊的老泪就滚了下来,“他们要把采薇送入佛塔,从此青灯古佛,一辈子不得离开。我已经半年多没见着她了,连她是胖是瘦、有没有受苦都不知道啊……”
“离二十二还有五天,此去永安不过三日路程,来得及。”武安君在心里盘算了一番,倒不算太急,正好带着南宫琴等人南下,把这事一并办了。
“贤侄,一万斤硫磺已经送到大盘山了,这是凭证。”李恒盛是个懂规矩的,忙从怀里摸出张泛黄的纸条,双手递到武安君跟前,纸角都被汗水浸得发皱。
武安君接过一看,果然是余静姝的笔迹,清秀的字迹落在糙纸上,倒显得格外醒目。这可算解了他的燃眉之急——火药的事总算有了着落。
“伯父在此歇息一日,明日一早,我点起人马南下。”武安君觉得李恒盛做事爽快,恩怨分明,他也不能含糊,此番定要把李采薇救出来。
“贤侄,那永安郡王府可是皇亲国戚,权势滔天。”李恒盛急得直摆手,“若是点起人马杀过去,动静太大怕是不妥。最好悄悄过去,把人弄出来就行,越低调越好啊。”
“低调,必须低调行事!”武安君连连点头,示意自己明白。
永安郡王赵恺自打独子去世后,便整日卧在榻上一蹶不振。近来天气转暖,气色才略有好转,此刻正半靠在窗边的软榻上,望着院里抽芽的柳树发呆。
“王爷,今日就把那扫把星送到佛塔去,省得我儿在那边冷清。”王妃柳氏正给赵恺揉捏肩膀,指尖的力道透着股狠劲。儿子没了,她如今只能死死攥住丈夫这根救命稻草。按规矩,本该从庶出的孩子里过继一个给她,可柳氏总觉得自己还能生——关键就看赵恺的身体能不能争气。
说起来,大户人家的少爷大多沉迷酒色,身体年少时就亏空得厉害。她与赵恺已经数年不曾同房,这也是柳氏性子越来越暴躁的缘故,满腔的怨怼没处发泄。
“毕竟是儿媳,又是李家的人,这么做是不是太过了?”赵恺缓缓闭上眼睛,声音嘶哑得像磨过砂纸。他何尝不知柳氏的委屈,可自己这副身子骨,实在是有心无力。
“我儿就这么没了,岂能一个人在那边孤苦伶仃?”柳氏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哭腔,“改嫁是万万不可能的,留在府中早晚是祸患!妾身已经嘱咐过了,往后一切用度都按王府规矩来,半分不得苛待。”
“佛塔中清净,吃穿用度不缺,让她诚心礼佛,日后也好早登极乐,陪在我儿身边。”柳氏寸步不让,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,总得给他个交代。
“也罢,不可真委屈了人家。”赵恺摆了摆手,他精力耗尽,实在不想为这些琐事费神,“李家那边问起,也要好生回应,别落人口实。”
“王爷放心,妾身省得。”柳氏眼底闪过一丝得意,又柔声问道,“今日要不要同去佛塔看看?”她是必定要去的,要跟儿子好好说说话。
“我就不去了,你也小心些,莫要染上风寒。”赵恺摆摆手,他如今这身体,还是在府中静养为好。
“那妾身办完事就赶紧回来。”柳氏现在必须守好赵恺,可别被府里那些狐媚子钻了空子。
今日的永安王府格外热闹,却透着一股压抑的肃穆。上百名护卫列队站在府门前,个个身披亮甲,手按刀柄,寒光闪闪的利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作为郡王,赵恺按制可拥有三百人的护卫队,装备由朝廷拨付,钱粮则由王府自筹。实际上王府在永州的势力远不止于此,只是能披甲带刃的,就只有这三百人——私自豢养甲士,形同谋反,谁也不敢逾越这条红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