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 紫微证道(第3页)
首当其冲的是大地板块。
昆仑山巅的瑶池突然掀起巨浪,琼楼玉宇在震颤中摇摇欲坠,西王母握着权杖的手青筋暴起,眼睁睁看着瑶池底部裂开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,涌出的地火如同毒蛇般舔舐着岸边的仙草。
东海龙宫的水晶宫更甚,定海针剧烈摇晃,龙宫梁柱上的珍珠噼里啪啦坠落,龙王敖广带领虾兵蟹将加固堤坝,却挡不住海水倒灌——海底的深渊正在扩张,仿佛要吞噬整个东海。
天空的异象更为可怖。
周天星斗的排列虽已归位,却有无数星辰脱离轨道,拖着长长的火尾砸向大地。
南天门的牌匾被一颗流火碎石击穿,守门的天兵望着天边不断增多的星陨,吓得面无人色。
更诡异的是,洪荒的空间壁垒开始出现褶皱,昆仑墟的边缘地带,修士们能看到相邻空间的虚影——那里有截然不同的山川河流,甚至有长着翅膀的怪异生灵一闪而过。
火云洞内,三皇五帝的神像剧烈晃动,香火缭绕的洞府突然变得冰冷。
伏羲手中的八卦图上,代表“坤”的卦象竟出现裂痕,神农握的稻穗虚影瞬间枯萎,大禹的耒耜更是直接崩碎成光点。
“不好!”黄帝的残魂惊呼,“紫微合道之力太过强盛,竟超出了洪荒的承载极限!”
紫霄宫内,鸿钧老祖身前的造化玉碟第一次出现紊乱,碟面流转的法则符文如同乱码般闪烁。
他猛地起身,混沌气流在周身翻涌成漩涡:“三道合一,本是顺天应人,为何会引发洪荒崩碎?”
话音未落,玉碟突然投射出一幅画面——那是紫微证道时,三道之力融合的瞬间,有一缕不属于洪荒的灰色气流,顺着光柱潜入了天地本源。
“是域外天魔!”鸿钧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。
“他们早已觊觎洪荒,竟借着紫微证道的契机,污染了三道融合的本源!”
此时的周天星宫,紫微大帝也察觉到了异常。
他虽已证得混元,却感觉自己与洪荒的联系正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切割。
星宫的地砖上蔓延开蛛网般的裂痕,他伸手触碰,指尖传来刺痛——那是空间法则崩解的征兆。
“原来如此...”紫微望向域外的黑暗,眼中闪过冷冽的光芒。
“以为借我证道之机,便能毁我洪荒?未免太小看洪荒万灵了!”
他抬手召回帝辛体内的人道之力,又引动地道地脉印,三道之力在他掌心重新凝聚,却不再是融合,而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,共同镇压那缕灰色气流。
然而洪荒的震荡并未停止,反而因这股对抗变得更加剧烈——不周山的断口处喷出万丈岩浆,云梦泽的湖水凭空消失,露出干涸的湖底和挣扎的鱼虾。
朝歌城内,帝辛站在鹿台上,看着天边不断扩大的空间裂缝,腰间的镇商剑自动出鞘,发出清越的龙吟。
人族百姓虽惊慌失措,却在看到帝王镇定的身影后,渐渐安定下来。
有老者敲响了城中最大的青铜钟,钟声穿透混乱的天地异象,竟让附近的空间褶皱稍稍平复。
“人道不灭,洪荒不碎!”帝辛高举镇商剑,身后的人道虚影再次浮现,无数人族的信念化作金色洪流,汇入紫微的三道之力中。
火云洞内的三皇五帝残魂同时燃烧起来,化作四道金光冲向天地四方:伏羲的八卦图重新拼合,定住了东土的空间;神农的稻穗虚影洒下甘霖,熄灭了南蛮的地火;黄帝的轩辕剑虚影劈开乌云,引导星陨坠入无人之境;大禹的耒耜虚影化作堤坝,挡住了北狄的洪水倒灌。
六圣也纷纷出手:老子的太极图旋转于昆仑之上,抚平空间裂痕;元始天尊的盘古幡垂下金光,净化被污染的灵气;通天教主的诛仙四剑组成防御阵,护住洪荒核心;女娲的七彩石修补天空漏洞;西方二圣的莲台与妙树散发佛光,镇压心魔滋生。
洪荒的震荡在众强合力下渐渐减弱,但那缕灰色气流引发的本源创伤,却非一时半刻能治愈。
紫微望着掌心仍在挣扎的灰色气流,沉声道:“这只是开始,真正的考验,还在后面。”
他的声音传遍洪荒,落在每个生灵耳中。无论是仙神、妖魔,还是凡人,都明白一个道理——洪荒存亡,已系于一线。
而那场被遗忘的封神之事,此刻看来,不过是这场灭世危机前的小小预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