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 让周烨写一个!谁说只有一首?
“姑苏评弹,从明朝末年传承至今,它有四百多年的历史。”
“三弦琵琶叮咚响,一曲评弹韵悠悠。”
“它的音乐性就更加的丰富,素有“说尽千古事,唱彻悲欢情”的艺术魅力,承载着江南文化的细腻与韧性。”
“它有曲牌和流派,它还有好听的吴歌。”
“吴歌,就是用吴侬软语来演唱的歌曲。”
“评弹是吴语文化活化石,它保留着中古汉语音韵,如入声字、尖团音。
同时也是江南生活美学载体,茶馆听书曾是市井日常,曲词中渗透园林、饮食、节俗文化。”
吴亮莹老师滔滔不绝的的向众人和镜头前的网友们介绍着评弹文化。
同时也谈到了评弹传承的困境,“最明显的还是语言壁垒,年轻观众难懂吴语方言,市场萎缩。也正因为此,所以造成现在人才断层,学艺需“十年坐冷板凳”,收入不稳定致从业者减少。”
周烨听到这里说话了,“有没有想过和现代流行文化结合进行一些创新呢?”
吴亮莹老师苦笑一声,“这个是其中一个困境,有些传统派担忧流行化改编会消解艺术内核。”
她是改革派,所以创办了这家评弹馆,试图创新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。
但是很多老家伙比较传统守旧,不认同她的做法。
吴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,“我觉得这个非遗的文化需要传承,首先要把人吸引过来,别人不听,你怎么传承呢?”
周烨表示认同。
吴亮莹老师还给他们表演了一段评弹,吴侬软语确实温柔婉转,沁人心脾。
“哇,吴侬软语也太好听了。”
“突然发现爱上了这个声音,有什么好听的吴歌推荐吗?”
“刚去找过了,并没有。”
“让周烨写一个!”
周烨看着弹幕一头黑线,“你们有毒吧,这是说写就能写的吗?”
网友不乐意了,尤其一些老粉丝开始跳大。
“你不是很能吗?这都写不了?”
“男人不要说自己不行。”
“蒜鸟蒜鸟,这个对他来说可能太难了。”
......
周烨看着阴阳怪气的这些老粉丝,并不生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