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宝玉失宠,文武之争(第3页)
“怎么?是朕的规划有问题,还是这军制改不得?”罗晖皱眉问道。
几位老将将目光对准英国公。
英国公嘴角抽搐,硬着头皮上前解释道:“陛下,这计划虽好,但牵连太广,怕是会引起动乱啊!”
“那依你们看,应该如何施行?”
见皇帝心意已决,薄老将军上前谏言,“陛下,可先开武举,提振武夫声誉,广纳天下英豪,充入新军。”
“只要新军渐渐成型,一步步替代旧军,便可悄然改换军制,实现陛下宏图!”
武夫的名声太差了!
什么兵鲁子、莽夫、杀胚,甚至于臭丘八……
好铁不打钉,好汉不当兵!
从民间到庙堂,谁看得起武夫?
前任首辅韩琦更是屡次贬低武将,直言‘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儿郎!’
这种风气不改,武夫永远不可能出头!
升不了官,出不了头,前途晦暗,不贪不占可能吗?
罗晖思绪飘忽,这风气还是从先帝之时兴起的。
彼时义忠亲王谋反,勋贵武将云从。
先帝平叛后,为遏制勋贵权柄,这才开始大肆重文轻武,给了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机会。
如今勋贵力量已经瓦解,边患已除,是时候该拨乱反正,让一切重回正轨了!
“朕知晓你们的诉求,放心吧,朕不会坐视军备废弛,武将凋零的!”
诸位老将眼冒金光,含着热泪对罗晖千恩万谢。
天可怜见,武将们终于又等到出头之日了!
罗晖当即宣布成立军机处,将众位德高望重、战功赫赫的老将纳入军机处,专门负责改革军制之事。
首当其冲,就是重办武举!
消息一出,文臣集团集体振动。
许多大臣频频造访内阁大臣府邸,力求各位阁臣带头上奏,规劝陛下不要重用那些兵鲁子,踏上邪路!
武将们却弹冠相庆,热情似火。
眼见那帮酸儒又要破坏他们的青云路,立刻抱团,摩拳擦掌,准备‘据理力争’!
罗晖并未阻拦这场文武之争。
帝王之术,平衡之道。
无非就是压强扶弱,保持权威而已。
正好趁这个机会,看看能不能再贬去几个刺头,安插上一些自己人,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