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院试(第2页)

入了考场,一眼就看到端坐着的一身绯色官袍的何若水。

何若水面颊消瘦,须发皆是花白。

难得见到大文豪,陈砚便多看了几眼。

与王知府相比,这位提学官身上的文气比官威更重。

陈砚领了自已的号牌,对号入座后,将号舍清理一遍,就端坐其中。

院试只考两场,第一场为正场,第二场为再覆。

依旧是每场考一天,以不续烛为准。

与府试相比,院试正场要多做一篇四书文,即四书题两篇,本经文一篇,一共三篇八股文再加一首试帖诗。

于其他考生而言,时间极为紧迫且考题繁重。

对陈砚而言却并不难,如今他每日可写五篇八股文,除修改外还能挤出时间背文章。

练得多了,无论破题还是做文章,速度都极快。

衙役将题目送过来,陈砚抄写下来后,便沉心破题。

当看到第一题时,陈砚一顿。

题目为“固而近于费”。

出自《论语·季氏》。

这不是巧了么,此题他做过。

这四个月,杨夫子每日出考题,都是闭眼翻开书本,随意一指,指到哪句就以哪句为题让陈砚和周既白做文章。

陈砚做出文章后,夫子给他圈出五六处修改。他将修改后的文章反复研读,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悟,此后又进行了几次修改,到最后一次修改完,那篇文章就与此前的文章截然不同了。

不过陈砚并不准备用自已最后一次所做文章。

坐在考场上,心有所感,便是全新的破题。

陈砚提笔,写下破题:“贤者托言邻邑之可虞,将以文大夫兴师之非也。”

破题既已出,他多日的苦练成果就在此时显现。

陈砚并不理会后续的题目,而是顺着思绪继续写。

一篇八股文虽只三百字,却需要花费巨大的心力脑力。

陈砚虽是一气呵成,待他写完,太阳已经高悬。

阳光晒出地里的潮气,整个贡院便犹如蒸笼般。

士子们汗如雨下,却不敢让汗水滴落答卷上,只能不停地用衣袖擦拭,如此一来便时时打断思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