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叶闲客 作品

相亲(六)(6)

相亲(六)

周六清晨,曾丹丹站在衣柜前犹豫不决。宋云峰只说"带你去个地方",却没透露具体去向。她最终选了一条简单的亚麻连衣裙和平底凉鞋,将头发松松地挽起。

手机震动,是陈志明发来的消息:"听说曾阿姨最近睡眠不好,我托人带了点野生灵芝,方便时送去。"

丹丹回复道谢,心里泛起一丝暖意。自从那晚谈话后,陈志明依然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关心,不越界却总能让她感受到被惦记。

门铃响了。宋云峰站在门外,白色t恤牛仔裤,比平时上班时更显年轻。他手里拿着两杯咖啡和一纸袋还冒着热气的煎饼果子。

"早饭。"他笑着递过来,"路上吃。"

车子驶出城区,上了京藏高速。丹丹咬了口煎饼,酱汁的香气在口中弥漫:"现在能告诉我去哪了吗?"

"快了。"宋云峰神秘地笑笑,"记得你北大毕业?"

一小时后,车子停在北大东门外。丹丹惊讶地看着熟悉的校园大门,毕业十年,她回来次数屈指可数。

"为什么带我来这儿?"

宋云峰没有立即回答,领着她穿过校园。七月的北大郁郁葱葱,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他们最终停在教育学院大楼前。

"2009年秋天,你在这里上过一门'教育社会学'选修课,记得吗?"宋云峰问。

丹丹皱眉思索:"好像有...但我主修市场营销,教育课只是凑学分。"

宋云峰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旧文件夹,小心翼翼地打开。里面是一份已经发黄的打印纸,标题是《短期支教实践报告》,作者署名"曾丹丹"。

"这...?"丹丹接过文件,翻看内容。那是她大四时为了凑学分去河北农村支教两周后写的报告,早已忘得一干二净。

"你看最后一部分。"宋云峰轻声说。

丹丹翻到末页,在"建议与思考"一节中,年轻的她写道:"最有效的帮助不是短期支教者的自我感动,而是建立可持续的资源输送机制。或许未来,技术能打破地域限制,让每个孩子无论身在何处,都能享受平等教育..."

她的手微微发抖。这些文字几乎预言了"乡村教室"的核心理念。

"你怎么会有这个?"

"当时我是那门课的助教。"宋云峰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浅棕色,"你的报告被教授当作范本保存下来。五年前,当我开始思考教育公平问题时,偶然在资料室又看到了它。"

他们坐在教学楼前的长椅上,蝉鸣声此起彼伏。宋云峰讲述了他如何从谷歌辞职,如何以丹丹报告中的想法为起点,一步步构建起"乡村教室"的雏形。

"所以...你是因为这个才让林小曼介绍我们认识?"丹丹问。

宋云峰摇头:"不完全是。我确实通过校友录找到你的联系方式,但一直没勇气联系。直到小曼偶然提到你在相亲..."他不好意思地笑了,"我承认,我让王老师把我的资料放在'优质资源'里。"